今天是 2024年4月20日 11:49 星期六

课题研究

首页  > 工作研究 > 课题研究

高校团组织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来源:校团委  作者:郑 澎 张军琪     日期:2013/10/18 10:35:00   点击数:12108  

【摘要】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正式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团组织在开展“青马工程”过程中的职能分为基本定位、重要工作、优势条件和主要载体等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团委在推进“青马工程”中的资源条件,提出了包含一个社团活动载体、一个团校培训项目、一个“精英人才”论坛在内的“三个一”“ 青马平台”。

【关键词】青马工程 高校团组织 职能 青马平台

 

一、背景

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正式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这一工程旨在通以教育、培训和实践等有效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和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树立更加坚定的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简称“青马工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培养对象是学生群体中的活跃分子,能够产生广泛的带头引领作用和榜样示范效应。因此,高校基层团组织在开展“青马工程”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发挥,与现有的组织资源结合,并开发和挖掘新的培养资源,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团组织培养模式,努力把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高校团组织在开展“青马工程”过程中的职能定位

准确界定高校团组织在开展“青马工程”过程中的职能是开展研究的先行条件,本课题组将高校团组织在开展“青马工程”过程中的职能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团组织在高校团建中的基础地位和功能本位是高校开展“青马工程”的基础。团组织在高校团建中的主要职能有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和凝聚青年团员开展团建工作、为党组织输入和培养先进团员等,这些是高校团组织的功能本位。无论是开展日常工作还是“青马工程”,都离不开高校团组织的基础职能发挥和本位工作安排。

2. 开展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舆论宣传是高校团组织建设“青马工程”的重要工作。向广大在校学生宣传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先进理论和最新政策是高校团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因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树立和巩固主要就是依靠在校期间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中面向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形成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对“青马工程”的开展和深化至关重要。

3. 青年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是高校团组织在“青马工程”中鲜明的优势条件。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和骨干力量,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点对象,高校团组织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教育过程也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途径。相比于其他组织单位,高校团组织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的路径、方法和效果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4、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是高校团组织开展“青马工程”的主要载体形式。目前,各高校团组织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包括:各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活动以及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科技竞赛、社会调研等,“第二课堂”具有符合学生需要和与高校团建工作密切相关等特点,是开展“青马工程”的基本活动载体。

三、在实践中探索高校团组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方式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讨出一套系统的作用强化路径,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组织基础。我校团委在推进“青马工程”工作实施过程中,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成才发展需要,广泛挖掘培养资源、拓宽工作开展渠道并丰富培养载体和形式内容。为构建一个有效的青马工程平台,有如下构想:该平台包括三个部分,即一个社团活动载体、一个团校培训项目、一个“精英人才”论坛。

1. 创立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学习协会。

将我校现有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协会、国际关系研究会等三个理论型社团整合并创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学习协会,作为我校首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学习型社团,并且打造成为我校团委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践平台。以下是可供参考的一些活动开展形式: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将对马克思主义的模糊、感性的认识转变为明确、理性的认知,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同时这也响应了团中央在推行青马工程中提高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的要求。

第二, 邀请我校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保证理论研究方向的准确和内容的深度;并且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的资深教授、专家定期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理论研究的引导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

第三,尝试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提高行为素养。

2. 将每年一次针对新生的团校培训发展为团员培养的长期项目。

第一,将我校每年九月初针对大一新生的团干部的团校培训拓展为面向全校学生骨干、团干部、团员代表的常规培训项目,且将集中全面培训与短期专项培训两种方式结合起来。集中培训的规模化、全面性与短期培训的分散化、灵活性互为补充,及时跟进,可以保证团校培训的效果,并且可以将团校培训打造成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常规培训项目,为我校青马工程的开展提供助力。

第二,丰富培训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培训,保证培训内容严谨且不失生动,提高团校培训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以往开展的爱国歌曲联唱、心理素质讲座等形式,极富有吸引力与现实意义,广受学生欢迎。

第三,在校团委主办的集中培训项目中,推行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三级递进式的培训机制,即所有报名学员经过初期审核后进入人才储备库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初级阶段培训;考核优秀者进入“储备精英”训练营参加为期1个月左右的中级阶段培训;再次考核优秀者纳入“精英人才”计划接受为期1个月左右的高级阶段培训,并为下一步的“精英人才”论坛打好基础。这种方式有利于推动学员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在学员中逐步形成“赶、学、帮、超”的优良学风,提高学员水平。

3. 打造我校独具特色的“精英人才”论坛。

    在团校培训项目中的高级培训计划的基础上,涌现出的优秀学生骨干是“精英人才”论坛的主体。经过层层考核、培训和选拔过程的历练,这部分学生骨干可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号召和鼓励其他学生努力奋进,更加优秀。“精英人才论坛”每学期举行一次,包括“精英人物风采展”、“优秀是怎样历练而成”、“我与精英面对面”三个部分组成。

四、结语

团中央印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1]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要做到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因此构建长效的培养机制对于“青马工程”的发展和深入具有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2]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主旨就在于为我们党和马克思主义赢得青年,赢得未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团组织需要结合团组织的基础功能和实际作用,全力推进“青马工程”的开展与实施,为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简介:

郑澎(1979-),男,陕西西安人,西南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军琪(1981—)男,陕西富平人,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主研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孔祥彬(1981- ),男,四川泸县人,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秘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巨敏莲(1982-),女,陕西户县人,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


[1] 资料参考中国共青团网,详见http://www.ccyl.org.cn/documents/zqf/200710/t20071024_48674.htm

[2]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