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3月29日 15:54 星期五

课题研究

首页  > 工作研究 > 课题研究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主体开展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

来源:校团委  作者:张庆 周青     日期:2013/10/18 10:34:00   点击数:12538  

摘要:高校第二课堂是大学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第一课堂的实践延伸,其形式丰富多样。国外在对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中指出,实践教育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形式。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上,可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第二课堂

 

1       高校第二课堂的发展现状

1.1   开展高校第二课堂的意义

    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的系列开放性活动,它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续。[1]现在高校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大学课程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范围广。但课堂教学由于学时限制,更加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彼时学生对抽象理论的领悟是脱离了实践的,其体会认知始终流于表面,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常常是隔一段时间后就把前一部分知识遗忘,造成了教学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高校第二课堂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强调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运用能力和实践创造力。

1.2   高校第二课堂的多种形式

高校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有相适应的载体。“实践教育”并非简单指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是指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贯穿实践教育的思想,通过课堂内外各个环节,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外的实践教育项目之多、范围之广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有大学管理部门组织的项目,也有学生社团申报的项目。[2]

高校第二课堂主要可以细化为以下形式:文体活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等内容。而我们通常说的“实践教学”并不包还在内,应归为第一课堂,是课堂教学其中一个紧密的组成部分。

每种形式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学生文体活动重在活跃大学生思维,展示学生文体方面的才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科竞赛、科研训练注重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学术技能;社会工作偏重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处理事务工作的条理性,以及归纳和表达能力;技能培训则是根据学生自我特点和爱好,由学生自主有选择性的增加课外学习内容,可以获得一定的技能资格认证,如: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证等。社会实践的重点则是联系学生的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更加有目的地去学习。

1.3   高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效果

高校对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第一课堂,传统思想认为第二课堂只是附属品,没有系统规范的指导。导致很多学生甚至认为第二课堂就是文娱活动、参观旅行,并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也不需要取得什么收获。

根据在大学生中的调研结果看来,在以上各种第二课堂中中学生参与面最广的是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有超过85%的学生在大学中参加过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其形式的丰富多样化是吸引学生参与的主要原因。学生们对学科竞赛、社会工作等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其针对的对象或者是专业中的佼佼者,或者是学生干部,无法面向学生中的大多数,因此学生们认为在这些活动中获得的锻炼相对较少。

2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主体的第二课堂的构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长及所学技能,面向自然开展的学术调研活动或面向社会各阶层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灵活性强、参与面广、学生自主、创新性强等特点,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高校第二课堂的主要载体,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目的。

2.1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把“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由于一直身在校园这个环境中,大多数缺乏社会经验及生活艰辛的考验。社会实践正好提供了适合当代大学生要求和特点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的各阶层,体验劳动(包括智力和体力)的艰苦和乐趣,寻找知识与生产的结合点。所以,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综合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扎实巩固理论知识、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指导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2.2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如此多的优点,目前在高校中的开展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缺少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但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没能更好地体现大学生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体这一特点,反而过多地开展一些孤寡慰问、文艺演出、体力劳动等活动,学生在总结时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帮助不大。

(2)缺乏有效地指导和考核。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高校一般都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团队上,对分散返乡或自主活动的学生,虽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其内容和形式上未给予足够的指导。在反馈环节,仅要求学生提供实践单位的证明材料,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返乡开展社会实践的范围和形式,同时对实践是否开展和开展的效果无法做出真确判断,对学生也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3)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不健全。对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不认真开展联系活动,没有能够坚持长期开展的精品活动,评估机制不完善,加之每次实践活动的时间不长,所以缺乏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连续性调查研究和分析。这些都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发展。[3]

2.3   第二课堂载体的实现

将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载体,实现教学与实践完美结合,首先要从学校层面高度重视,其次要老师和学生认同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一是内容上要规范化,二是形式上要多样化,三是实践基地长期化,四是制度上要健全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中学、小学组织的社会实践。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学生广泛充分地开展社会调研、专业技术服务、基层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一些能长期开展的专业对口服务项目和社会调研项目。由高校共青团主导的社会实践,除了“暑期三下乡”等重点项目,更应注重日常社会实践的开展,例如周末社会实践、假期返乡实践等,对这些项目给予更大的支持。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学校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极大的灵活性。学校组织应有效地把大学生的零散课余时间组织起来,开展长期的调查研究项目,打造精品活动,同时百花齐放,既有重点又兼顾面上。鼓励学生创新形式,例如社区普法宣传、心里咨询、环境调研等。

建立长效机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化。目前,已经有部分高校将第二课堂纳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但和第一课堂仍有本质区别,不是学生必须完成的部分,而仅仅是作为选择性完成的额外计划。这与我们的最终要达到实践理论结合的目的相违背。只有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化,才能从制度上保证以社会实践为主体的第二课堂顺利开展。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共青团、学生处、教务处等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社会实践发挥其最大作用,将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科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8(24):188~190

[2] 周钰,黄金珠 “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5(14):42~43

[3] 高扬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