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文”达艺】这一次,演员梦不再是梦---记“携行经典”原创美文演绎大赛决赛
4月15日晚7点半,西南交通大学“携行经典”原创美文演绎大赛决赛在图书馆一号报告厅如期上演。本次活动由西南交通大学团委主办,人文学院团委承办。参赛小组需以经典作品为依托,发挥创作能力,通过改编、续写、延伸、番外篇等方式创作出与经典相关的作品,并且加以舞台展现。在4月3日初赛的答辩展演环节中,参赛小组各派代表上台对改编进行大体介绍,并选取小片段进行表演。在激烈的初赛角逐后,4支队伍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决赛。
决赛伊始,在主持人满怀激情的开场白下,现场气氛尤为热烈。台下静静守候这场视听盛宴的观众们,也怀揣着一份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在期待着奇思妙想的喷发展现。
第一支登台表演的队伍是“校园贷不”队,他们将校园贷这一时下热点话题与莫泊桑著名小说《项链》有机结合,绘声绘色地传递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校园贷之苦故事。故事伊始,一大学女生为参加男友学院的迎新舞会向好友借来一条项链,后来项链丢失,为还上价值5万的项链,不得已走上校园贷的道路,男友也与之分手,最终女生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故事结尾,演员们却给在场观众来了个出其不意——丢失的项链竟是高仿款,只值1000块。台下观众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但也在演员们“珍爱生命、远离校园贷”的呼吁下有了更多关于贷款的思考。
第二支队伍还没上场,观众们就被这支队伍的名字深深吸引。他们是来自大二广告专业与传播专业的“氢硼碳氮氖”队,重新改编“荆轲刺秦”这一历史故事。与之别具一格的队名一样,他们的表演不同于第一支队伍的贴合现实,反倒是在经典的基础上加深原有故事的悲壮色彩。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点便是荆轲的扮演者不是男生,而是一位女生。在角色反转下,荆轲的忠心和勇气经女生的动情演绎于观众有了一番别样体验。表演末尾重复三遍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更是将现场气氛拉到高潮。
中段休息时间,本次活动主办方人文学院学生会的同学们为观众倾情上演了一个串场节目《群猴》。几个国民党为竞选县长发生的趣事在他们的演绎下分外生动,在场观众连连鼓掌叫好。
第三支上场的是“气理由都”队,他们带来的是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母女重逢的精彩桥段。当多年后昔日地震中未救起的女儿重新出现在自己眼前,扮演母亲的选手完全将自己融入进了那样一个因重逢而欣喜却又因过往而内疚的矛盾心态中。尤其是那一声声的“女儿啊,女儿啊,我对不起你”令在场观众感动至深,个别情绪代入感强的观众甚至留下了激动的泪水,现场气氛一度被点燃。
最后登台表演的是“我们不一样”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典故事在3位女生的发挥演绎下有了一番特别韵味。
最终“氢硼碳氮氖”队凭借《荆轲刺秦王》的出色发挥赢得一等奖。带来《唐山大地震》的“气理由都”队获得二等奖,与时下热点巧妙结合的“校园贷不”队和由女将撑起整支队伍的“我们不一样”队获得三等奖。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指导老师王晓妍为四支队伍颁奖。
晚9时许,比赛顺利结束,观众有序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