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人文]【能“文”善辩】第二十届“乐言杯”辩论赛第四轮B组第二场顺利结束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8/04/17 00:00   点击数:  

4月3日晚20:30,由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大学辩论赛甲级联赛“乐言杯”B组第二场在X8521举行。本场辩论赛由正方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与反方人文学院带来,辩题为“悠久的历史是现代化国家前进的动力/阻力”。此次比赛最终以正反方2.5:6.5告终,正方四辩汪濛荣获“最佳辩手”称号。

本次比赛到场辩手分别为正方一辩刘佳宁、二辩尚戴雨、三辩周诺、四辩汪濛,以及反方一辩严雪娇、二辩谢汶甜、三辩佟朗、四辩吴曾钰。在立论陈词的环节中,正反方用简练的语言分别阐述了其立论,历史的积累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历史会成为惯性为变化带来阻力。正反方四辩的提问也被很好的化解。

由申论开始,争锋点渐渐突出。反方提出正方只谈历史中的“精华”,而不谈其“糟粕”,并提出了历史对于“现代化”国家而不是“国家”的作用不同,逐渐占据了上风。在对辩及质询环节中,双方对于历史中的“好与坏”,对现代化国家改变的“快与慢”作出了激烈的辩论。反方始终向对方提问其历史对于现代化国家推动作用的实例,并表示不谈好坏,只要有“历史的惯性”,就会对现代化国家发展产生阻力。而正方一直强调历史的积累早就现代化,惯性也可以成为动力。

在自由辩论中,双方的交锋点彻底爆发。反方攻势强烈,始终质问对方有关实例,对对方的许多观点产生质疑,并且一直强调惯性的阻力。正方也不断强调其“历史”不只是“历史中的事件”,而是整个历史轨迹的积累,对于现代化的动力。在反方提出“新旧事物”的定义即新事物是符合发展规律而就事物是违背发展规律的定义后,正方表示归根结底“新旧事物”就是事物的“好坏”,对反方“不谈好坏”的言论作出回应。

观众提问,正反方辩手认真回答过后,来自外国语学院的评委路嘉洲作出点评。首先,路嘉洲强调了他的评分标准,进而从整体到个人、由开始到结束的顺序对辩论赛作出了评价,表示这是一场很精彩的辩论赛,反方一直进攻,立论也很坚定具体,拿下了整场辩论赛的核心争议点,但没有具体指出正方的一些问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正方则只在最后提到了很关键的反击点,之前没有提出,有一些遗憾。

最后由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比赛结束,双方握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