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材料]【经典阅读】《论自由》读书报告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8/04/12 00:00   点击数:  

自由,何为真正的自由?在当代社会“自由”泛滥的时代,自由这个名词已经被高度的抽象。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兼可抛。”自由是多么的珍贵,多么的安逸!“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束缚与强暴”(洛克,《政府论》),人们有权选择自己赞同的执政者,也有权不选择自己不赞同的执政者;“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法《人权宣言》);自由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就叫自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自由下了很多定义。

《论自由》共有五章,第一章“引论”,告诉读者本书主要讨论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利的性质和限度,提出伤害原则;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的自由”,讲的是因为人们不可能达到真理,所以必须保留错误的意见,完全抹去与整个社会不同的意见是极端危险的,由此来捍卫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第三章“论个性伟人类的福祉的因素之一”,人按照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不仅仅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实现自己的个性就是幸福的一部分,社会应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个体实现自己的个性;第四章“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密尔在这一章确立了著名的伤害原则,讨论社会在什么时候可以干涉个人,社会如何正当地干涉个人;第五章“本书教义的应用”,在一些实际问题上如何运用密尔的自由原则,比如教育,饮酒,赌博等问题。

在本书作者密尔眼中,不受限制的思想自由对个人和社会尤其意义深远:“还不单单为着或者主要为着形成伟大思想家才需要的思想自由。相反,为着使一般人都能获致他们所能达到的精神力量,思想自由是同样或者甚至更加必不可少。在精神奴役的一般气氛之中曾经有过而且也会有伟大的个人思想家。可是在那种气氛之中,从来没有而且也永不会有一种智力活跃的人民。”由此看来,思想自由能发展人的个性,并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自由的本质是不受束缚。自由就是人们想无约束地获得利益和幸福的意识和行为,这是绝对自由。世上没有绝对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首先,自由必须无害于他人。自由必须遵守善法,法律分善法和恶法,善法是限制侵害他人行为的,恶法是限制自由的行恶工具;自由必须符合道德规范,自由必须遵守组织纪律和政治规矩。

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自由本身就是要承担后果的”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和爱情;自由是选择的自由,人无法逃避选择的宿命,熊掌和鱼不可能兼得,有得就必有失。康德认为:"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吗?自由是我不想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当然,思想自由是不会付出代价的,只要你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写下来或付诸行动。

不自由也要受到处罚,因为自由才是人的最终的幸福;不自由阻碍了人和社会的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不过是在了自由价值观普及的社会里,无数个人活动的副产品。在个人自由得到最大保障的社会,民众智慧空前活跃,创新的东西也会不断地被提出;财富作为副产品也会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管理则没有这样的功能,管理可以聚拢现有的智慧和力量,会创造一时的强盛,但会使智慧之源枯竭,为强盛的土崩瓦解埋下伏笔,而且无一例外都导向死亡。只瞩目科技与财富的繁花,却勿略了它赖以生存的自由土壤,这是其他文化模仿西方文化屡败屡犯的通病。”(哈佛大学,《管理与企业未来》

约束是自由之母。我们能感觉到约束,就有了产生自由的前提,若你意识不到约束,觉得很自由了,哪还有新的自由产生呢?自由过了就不再自由了,人,追求自由永远在路上。

《论自由》一书中指出自由主张保障人们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是密尔的尺度,也是我们自由所理应有的尺度,肆无忌惮的扩张,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论自由》在当时的思想自由浪潮中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时至今日,我们也不无感叹其带给我们思想上的指引!

2016级金属三班 杨成列

作者简介:

性格开朗活泼,工作态度积极,待人诚恳,兴趣爱好广泛,经常健身,学习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