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材料]【经典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8/03/30 00:00   点击数:  

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年仅二十多岁就双目失明,并且有各种疾病缠身,在与病魔争斗了几年之后,作者重新拿起笔,决意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个人的意愿,同时展现当时的现状与社会面貌。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构思这部作品。这部作品是他强忍着痛苦,在病床上卧榻三年才完成的,而这部作品中的故事都是取材于作者本人的亲生经历。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乌克兰一个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在保尔的童年时代,他过着与大多数穷苦人一样的底层生活层的苦难生活。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布尼骑兵团中转战疆身负重伤后以惊人的忍耐场,浴血奋战,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出院后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在苏联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虽然十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封建统治,但是社会变革也造成了当时苏维埃政府,社会基础设施的严重损坏,也极大的限制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在这种经济萧条的社会过度时期,普通百姓,尤其是底层社会的人民的生活艰难得更是难以想象。人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自己的温饱问题与生存问题。而在一个社会基础设施严重破损的情况下,往往社会矛盾就更复杂,社会就越动荡。于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为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而奉献自我的精神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主人公保尔的成长与经历将小说有力地联系起来,从保尔思想觉悟的提高,与个人的成熟,描绘了一位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苏维埃战士的辉煌历程。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主题。保尔在凭吊女战友娃莲的墓地时所说的那段话,就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也是对小说这一主题的阐发:“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在十月革命之后,全世界都爆发了大量的社会变革活动,也涌现了一大批有志向,有远见的进步青年。

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更是成为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精神支柱。或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力量。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这段话也是小说中非常经典的一段。在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富强的国家里,我们几乎感受不到灾难与战争,也没有机会去体会先烈,伟人们的那种忘我,那种无私奉献,那种舍生取义的激动。然而,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特有的压力与矛盾。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在世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且以强大之小我推动强大之祖国,以先进之小我改变先进之祖国,以创新之小我成就发达之祖国。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推动社会,推动祖国沿着发展的河流漂流万里。

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像光滑的大理石一般的海。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现出一连:片片的火焰。远处连绵的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懒洋洋的波浪亲切朝着着脚边爬过来,舐着海岸的金色的沙滩。

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或许对绝大多数经历了无数磨难的人来说,很容易对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仇视与抵制感,最起码会很难静下心来去欣赏某一事物,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从而有点怨天尤人。而对于保尔来说,在他心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值得珍视的,因为他内心的崇高理想与激情,使得他总能够积极面对生活。

冬妮娅得知保尔被抓走,很着急,四处找他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要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做准备。捷涅克上校不愿让头目看到监狱里关押太多的犯人,便将保尔等人放了出来。保尔离开了监狱,但他没有地方可去,就毫无目的地跑着,不知不觉来到冬妮娅家的花园里狗叫声惊动了冬妮娅,当她认出是保尔时,她很激动,把保尔留在了家里。保尔在冬妮娅家得到了休息,但又不愿意连累冬妮娅,就执意要离开冬妮娅的家。他们约定不忘记对方。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干将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风餐露宿,而且还有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是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认识了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一一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请人代录。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是小说中最感动我的情节。何谓爱情,何谓亲情,何谓情?人类的一切情感都是无法形象解释的,对于这些抽象的情感,我们只能自身去抽象体验,去感受。中国古人强调,患难见真情。细想会觉得极为在理。在无法保证自己安稳生活甚至生存的时候,还能为他人的安危着想,向他人伸出援手,这本身就需要一种高贵的品质与精神。

一部经典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一部经典能改变什么?或许,很多问题都只有当自己去尝试过了才会有答案。只有自己尝试过,才会发现,历史的一幕幕就是在书的一页页中,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是历史场景的最真实的投射。

2017级材料一班 谭利

作者简介:

兴趣广泛,性格开朗,喜爱阅读,对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有较大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