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文”以载道】竹林书会书籍专题分享活动
3月25日晚七点,人文学院竹林书会专题分享活动在X8305举行。本次专题分享由竹林书会成员胡科鹏介绍《影响力》一书,由林雨森介绍《博弈与社会》一书。
在专题分享前,2017级广告专业的池茜为书会成员带来一周新闻分享。她简要介绍了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中美打响贸易战及前韩国总统李明博被捕等国内外新闻。接着,她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部门:网站不得擅自重新剪辑经典文艺作品》一文进行了详细介绍,引发了大家对“剪拼改编视听节目”及“节目网站的管理和规范”等话题的讨论。随后,书会其他成员对一周新闻作了补充。
专题分享环节,书友胡科鹏给大家分享了罗伯特·西奥迪尼所著的《影响力》一书。“当某一个触发特征出现时,我们会不假思索地作出相应的反应。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被难以察觉的影响力武器摆布了。”通过引用书中观点,胡科鹏强调了影响力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的普遍性,以此开启了对本书的探讨和解读。他根据目录为大家逐一概述对比原理、互惠原理、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等内容,并结合二手车抬高收购价、超市商品提供“免费试用”及宝洁公司举办有奖征文比赛等生活中的案例详细解释了不同原理的深刻含义。书友们一同分析了“承诺和一致”及“社会认同”两个原理间的相似性,并对从众心理的利弊展开了讨论。
随后,书友林雨森为大家梳理了张维迎新著的《博弈与社会》一书。他从目录入手,结合书中案例和自己的读书心得解读了各章内容。在谈到第十一章“道德风险与腐败”时,他结合实时新闻“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揭牌”,引用书中观点“治腐要加强监督、分权、加大惩处力度并进行道德教育”,强调了国家组建监察委员会的重要性。最后,针对书中分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制度,他总结,“这本书主要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协同、如何寻找最优解’即‘如何成为社会人’这一问题展开。我认为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就必须加强社会规范。”对此,书友左一寒表示,阅读完《博弈与社会》,自己对社会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拓宽了自己对经济领域的认识。书友刘婷认为这本书分析社会的方法有借鉴之处,但读者在运用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实时更新书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