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利兹学院举办跨文化交流与礼仪讲座
11月9日下午2:00,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礼仪礼貌,增强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素质,利兹学院请来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副会长,曾在四川省政府外事办任职多年的周静老师,面向全体大一小栗子进行了一次跨文化礼仪讲座。
国无礼不宁 人无礼不立
伴随着小栗子们热烈的掌声,周静老师翩然走上了讲台,并在一分钟内以她大气、流畅又不失幽默的话语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随后,周老师以有例子、有问题、有互动的讲座方式向栗子们点明了礼仪“谦己敬人”的核心,以及在为人处世中“礼是次序”、“礼是节奏”、“礼是角度”、“礼即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精辟总结。礼之一字,于个人是礼貌,于社会是礼仪,于国家是礼节,层层递进的关系,让同学们惊呼涨了知识。
穿着的礼仪哲学
涉及到同学们日常需要用到的礼仪,首先就不得不提到穿着。周老师在这一环节摆出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和成熟理论,细致入微的讲述了社会交往的正式场合中应有的形象、形声和形体管理(如,嗯..请不要轻易戴绿帽子上街)。听完周老师关于穿着的T(time)O(occasion)P(place)哲学,栗子们是否觉得自己以后的西装等正装将穿的更formal呢?
先适应,后征服 行为管理有妙招
作为年轻人,从大学生活到初入社会,我们有太多的行为礼仪要学。就此,周静老师从称谓、介绍、握手、交换名片、电话通讯及沟通礼仪六个方面,手把手的教导小栗子们社会通用的礼节。在握手礼节的讲述中,老师还请了一位男同学上台,体验了一次真正的“手把手“教学。
最后,周老师以自己在外事办一次协助成都市长接待好莱坞市长的经历,详细的讲述了在国际舞台之上,礼仪在诸如乘车、会议、餐桌等常见场合的规范。真实的体验感和代入感,让小栗子们对这些严肃的场合多了一份认知和向往。
有礼走通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在这次的讲座中,栗子们对礼仪这一现代人用以表现内涵的、规范式的交流方式有了基本的了解。周老师反复提到的礼仪的角度、尺寸与节奏,将引导着小栗子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更加的优雅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