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交运]【志愿交运】弘扬历史、宣传交大文化:交运青协雕塑清扫活动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7/10/27 00:00   点击数:  

弘扬历史、宣传交大文化:交运青协雕塑清扫活动

交运青协供稿 2017年10月13日

10月12日下午,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雕塑长街开展了“弘扬历史、宣传交大文化”的活动,清理、修缮了位于一号教学楼后的张维先生纪念像。

秋末的寒意扑面而来,但这并不影响交运青协对活动的热情,大家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体参与者四点准时到达活动地点,观察地形并决定了合理的清扫方案。活动中志愿者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认真仔细的打理着雕像的每一个角落:擦拭着张维先生慈祥的脸,扫掉了背后的蜘蛛网,清理了脚旁的落叶。

第一次近距离面对张维先生的雕塑,心中肃然起敬,他面目和蔼可亲,一身焕发着智慧的光环,不由地想去更详细了解这样一个大人物。

交大人的骄傲:张伟先生的成就不少。作为我校杰出的校友,张伟先生1929年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德国工程师学会、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会长。

回顾那段历史:张维先生的成果来之不易。1913年5月22日张维出生于北京市一个税务职员家庭。父亲张图是旧京师译学馆的学员,清末民国初年供职河南安阳县税务局,并兼任家庭教师。1915年张维出生后2年,其父便溘然长逝,仅靠父亲的积蓄及兄长的工资维持生活,家境清寒。幼时的不幸并没有打垮这个有志者。1918年他5岁入北京小学,11岁考入北京四中,15岁转考至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9年16岁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当时学校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以罗忠忱顾宜孙黄寿恒为代表的唐山交大一代名师正值盛年,又有朱物华刘仙洲华凤翔、张正平、张伯声等著名教授在校执教,使得西南交通大学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工科学府之一。张维醉心于数学与物理学,而数学尤为突出。大学期间学业卓尔不群。

放眼现在:张维先生对交大学子的希望。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镜湖宾馆左侧,有一个"思源"纪念碑,这是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校友会于1996 年为祝贺学校百年校庆设立的。这个纪念碑是由张维设计的,花岗岩石碑正面和右侧打磨得规整而光滑,石头的背面只有一部分稍加雕琢,左侧部分则呈现这块花岗石的原始粗糙状态。这体现了他对交大的育人思想的体会,既要对学生立规矩,成方圆,对学生要按标准严格要求,打磨成器,又不要抹煞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这次活动不仅将张维先生的纪念像焕然一新,也使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张维先生的治学精神,交大文化的深厚。做这样的志愿活动,交运青协的志愿者们也乐在其中,旦行好事,莫问前程。交大丰富的文化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