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人文] 【“文”以载道】走出大山,走向城市---记纪录片《出山记》内部首映及学术研讨会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7/09/18 00:00   点击数:  

“第二次来到学校,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因此和家里人分享,就要真诚,这部片子还是存在不完善,我们也在寻求从年轻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在纪录片《出山记》的讨论会上,总导演焦波笑着感慨道。9月16日19时,“纪录影像下的精准扶贫——纪录片《出山记》”的内部首映及学术研讨会在X8527进行。此次参加讨论会的有总导演焦波及其他的电影制作团队,成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赵刚,独立纪录片导演刘波,新锐导演康世伟,人文学院刘广宇教授和李家伦副教授以及部分学生。 该片总导演焦波是国内知名摄影记者与导演制作人,焦波扎根农村,关心农民与社会,深入挖掘农民内心真情。纪录片《出山记》作为党的十九大的献礼片,围绕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石朝乡大漆村三个村民家庭状况的变化以及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展现在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背景下贫困地区的变化。

谈到拍摄该纪录片的缘由时,总导演焦波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贵州遵义的极贫乡镇,“七千万人走出大山”的想法令他震撼,因此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将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下的变化记录下来。在遵义市委宣传部的提倡下,焦波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近一年的深入大山的拍摄。

在纪录片中,奋斗在脱贫一线的总支书记申修军作为大漆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常常念叨着“党的阳光照耀大地”,为了推动易地搬迁政策的落实,他亲自上门劝说村民申学王一家,尽管起了争执,申修军仍然处处为他们考虑,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要想富,先修路”,在与泉里村民们的讨论下,他向上级汇报,实现了几代以来不敢想象的愿望——303省道顺利从村里通过,许多人因此获得了不少便利。搬迁,修路,办产.他带领群众闯出了自己的路子

部分与会专家眼中,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下,乡村的消失无可阻挡,这其中必然伴随着人们的不适应。但正如总导演焦波所说:“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搬迁,更是思想上的搬迁,要真真正正地从农村人变为城市人。”

成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赵刚表示该片贯穿了焦波的深入人心,真实淳朴的风格,始终关注农村、扎根乡村,拥有一种社会正能量的真实感,通过对人物细节的观察,以自由制片人的视角真实地展现了父老乡亲的酸甜苦辣。但同时该片仍有不足之处,他认为该片结构上缺少一个鲜明人物的支撑,人物设置不和谐,在“出山”的主题下呈现的只是简单的进程和矛盾,内容略显零散,结构不够紧凑。

据悉,影片摄制方将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将对具体内容和画面进行调整,之后便会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