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迎新专题】灯火如昼,点亮青春——记材料学院2017级本科生首日迎新工作
8月30日早上六点,1号教学楼的的灯还未灭,一顶顶红色帐篷里已亮起了浅黄色的光,在黑茫茫的夜色中,看上去尤为温暖。一道道身影正忙碌着,凳子,电脑,横幅,资料……迎新人员将所有的一切渐渐就位,等待着第一位新生的到来。
6点20分左右,第一位新生到达了迎新现场,立刻受到了迎新人员们的热烈欢迎,“是哪里人?”、“在哪个班?”、“对学校第一印象如何?”大家七嘴八舌地问着,很快就打成一片。
记者采访第一个到达的新生
七点三十分,迎新工作正式开始。工作人员们扫描录取通知书、 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项项流程。天色一点点亮了起来,空中飘着些雨丝,风有些寒,新生们寻找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牌子,陆陆续续地拖着行李赶来;家长们在一旁安静地等待着,时不时与现场的迎新人员闲谈几句,了解着孩子日后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党团服务队的队员将学院准备的《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分发到每个家长手中,向他们悉心介绍着大学生学习、评奖评优、注意防骗等相关内容,并提醒他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材料学院公众号来了解各种即时讯息。
八点左右,雨势逐渐增大,但迎新工作人员热情不减。家长们拖着行李箱,孩子们提着电脑,或驻或行,在大雨中走过一步步流程——注册、领卡、入住……一把把五颜六色的雨伞在迎新人员手中撑开,在排队的新生头顶,在等待的家长头顶。而目光交汇之处,陌生的脸庞上是笑容漾开。也许,雨伞挡住的不只是雨,还有彼此初见的隔阂。在大雨噼里啪啦的声响中,遮不住的是人们的笑容,如跳动的火苗,温暖了心灵。
人群中忙碌着的自然不止迎新人员,各班的班级助理翻看着手中的新生学籍名册,与眼前陌生的面容相对着,另一只手则撑开一把伞,为自己班里的学生遮雨;院团委书记黄德明、17级辅导员魏久林、杨武与新生及家长们亲切地交谈着,耐心地回答他们每一个疑问;辅导员宋俊宏、卿宴伶、邱鑫玥也纷纷到场,询问着迎新工作的进展;学院新闻中心人员抓拍下一个又一个美好瞬间,并为到来的新生留下他们大学里的第一张照片,开学后送到他们的寝室作为留念。
班级助理与新生家长交流
院团委书记黄德明与新生家长进行交流
新生辅导员魏久林与新生家长热切交流
上午十点左右,党委副书记章春军、副院长李涛、副院长朱德贵、院长助理王勇先后莅临迎新现场了解迎新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现阶段工作给出了建议。
中午时分,天开始放晴,前来报道的新生逐渐减少。新换班的工作人员整理着文件,熟悉着报道流程。班助们仍在认真翻看手中的新生学籍名册,清点着已经认识的和未到的学生。
下午四点左右,院长助理卢晓英和17级生医二班班主任王进老师先后来到现场,与现场的工作人员们亲切交谈,关心迎新的情况。
下午五点五十,校常委沈火明教授莅临迎新现场,对我院迎新工作表示了肯定,并对我院未来发展表达了鼓励与支持。
校领导莅临迎新现场
校领导与我院工作人员及老师合影
天色逐渐暗淡下来,换班的人员已经交接完毕。红色帐篷里灯火依旧,等待着给予下一个拉着旅行箱的“归人”——光与暖。
文字:韩智慧
摄影:李涛、宋恪琪
材料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