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新电图·新E程】电气工程学院风雨之中喜迎新生
成都北站迎新篇
2017年8月30日星期三早晨五点三十分,在阳光还未曾露出它一丝一缕光辉之时,迎新的志愿者队伍就出发了,当到达目的地成都北站时,淅淅沥沥的小雨伴着凌晨的冷风向志愿者们的身体侵来。
在辅导员老师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迅速达到迎新的地点并开始有序的进行迎新需要的工作。
零零散散的新生在志愿者举着的标有“西南交通大学”的指示牌的引导下,排起了两列长队,一队是前往九里校区的新生,一队是前往犀浦校区的新生。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个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展望,他们的回答大多是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想要有自己的一番成就,虽然他们对自己的目标大多只有一个大概轮廓,想法稍显稚嫩,但人都是从稚嫩到成熟的,当他们有自心,并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的话,自然会慢慢清晰自己的目标,勾勒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
志愿者们不断从迎新点和乘车点之间往返,带领着新生们乘校车前往他们所在校区,这个由电气工程学院大三大四党员组成的队伍,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自己优秀素质。站时挺直,走时沉稳,迎新期间没有一丝懈怠,接引新生及家长,回答他们的问题,引领他们去休息区以及乘车点,从早晨6点一直忙碌到中午要和下一批志愿者交接的时候,他们默默地,敬职敬责地给予新生着身为学长与志愿者能给予的帮助。
在临近中午时,记者采访了辅导员李诗涵老师,李老师对今天上午的迎新工作作了一个评价,他首先夸赞了志愿者们展开迎新工作的有序尽责并且充满热情,然后说到了对今年新生的印象,李老师谈到新生们大都比较稚嫩,家长放心不下孩子,每个新生都有一到两个家长陪着,不过他们也充满朝气,期望他们能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努力提升自己。
犀浦迎新篇
2017年8月30日,此为迎接2017级新生的第一天。据统计,电气工程学院在我交犀浦校区新近就读的本科生为421人。
早上六点整,交大的天尚未迎来初升的第一缕阳光,而我们的迎新志愿者已经开始了忙碌的迎新准备。为了让新生在这被飒飒秋风充满的早上不觉凉意,辅导员林静英老师、张异老师、谢力老师及新生的辅导员助理们和此次迎新的志愿者们早已到场,做好充分的迎新准备,包括新生的接待和指引。
早上的七点,我们迎来了电气工程学院2017届第一位报到的本科同学,看来,清晨的凉风并未阻断新生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渐进,来报道的新生渐多,随之而来的,也有着恶劣的天气。所幸,迎新的志愿者们已做好了准备,并未让多余的雨水淋撒进我们的迎新帐篷,也未让这渐冷的风吹灭我们的迎新热情。在场的志愿者与辅导员老师及其助理,同心协力,共同维持现场的迎新秩序,并有条不紊地为新生办理报到,送出精心准备的入学大礼包,指引新生找到自己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助理,再指引他们来到寝室办理入住手续。
时至9点整,迎新工作渐入高潮。据悉,在九点至十一点此段新生报道的高峰期内,接待新生超过180人次,时至10点50分,接待新生人数达到200人。等到中午十二点,共计接待本科生达257人。迎新志愿者的高效率接待指引服务,仅一上午便接待了超过一半的新生。截止17点30分,当日共接待新生357人。为我们迎新的志愿者点赞。
下午六点半,校党委常委沈火明教授视察我院迎新工作。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勇老师介绍了我院今年的迎新特色:发放学生家长手册,以及由2017届本科毕业生手写而成的“未曾谋面 早已相见”——致2017级学弟学妹的一封信。陈书记说,这是两个“2017”之间的分享和传承,由毕业生们写下四年的经验和感悟并留下联系方式,再由老师们细心审核,最后将每份独一无二的祝福送到新生手中。沈教授肯定了我院迎新工作的努力和细致,并关切地询问了此次迎新有何特殊情况,并表示一定要多关心照顾家庭情况困难的新生,让他们感受到学院的温暖。最后,校党委常委沈火明教授、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勇老师、电气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谢力老师、电气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异老师、2017级研究生辅导员和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助理合影留念。
新闻编辑:李舒帆
王之卓
陈 晓
任泺骏
摄影编辑:吕 霄
倪修正
彭云尔
梁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