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一学一做】“凉爽”的“礼物”——人文学院留守儿童支教及实地调研团队南充行
图画本、算数本、大笔记本、10盒铅笔、几整箱书籍。这是人文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为南充市嘉陵区双店乡小学的孩子们带去的礼物;一张原本被折成飞机的纸张上:两朵花瓣被涂成五颜六色的小花,一个披着棕色长头发的女孩。这是双店乡小学一年级学生杜嘉欣送给“三下乡”团队指导老师夏爽的礼物。
夏日炎炎,“三伏天”气势汹汹。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5位学生在辅导员夏爽的带领下前往南充市双店乡的留守儿童基地,为炎夏中的孩子们送上最“凉爽”的一份暑期“礼物”。
南充市嘉陵区双店乡距离南充市区42公里,42公里的车程却需要一个多小时。双店乡是国家级贫困地区,镇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甚至道路还是最原始的泥路。但这样的环境中,双店乡小学条件拥有着当地最好的条件:图书馆,活动室,篮球场。学校现在从学前到初三10个年级,共有900多名学生以及40多位老师。而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校也为孩子们开设了美术,声乐等各种类型的兴趣班。
由于地处山区,经济落后,镇上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谋生,镇中大多为留守老人与子女。经团队调查发现,当地大约有300多名留守儿童,由于经济原因,只有少部分孩子可以在假期中前往父母所在的地方,与父母团聚。
7月13日上午8时多,10个孩子早早就来到留守儿童之家,而当李盛兰来到活动室时,孩子们正在安安静静地看着书,而这个儿童留守之家中是作为一个图书室,团队成员也是将自己的捐的书籍送到这里。李盛兰在黑板上写下“绘画课”三个大字,随后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下国旗,团旗,队旗和红领巾。孩子们围坐在两张桌子上,用画笔和纸来照着黑板上的范例认认真真地临摹。“孩子们非常认真,很专注得画;他们画画时很安静,学画时很认真,不懂的,不会画的会主动问,气氛很好。”一堂50分钟左右的绘画课,学习的是知识,温暖的却是所有人。
“三下乡”团队设计了三门课程,绘画课便是其一。“我们还设计了国学课,音乐课,国学课主要是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国学知识和神话故事,内容上会进行简化,以便他们听懂;音乐课会选择一些红歌让孩子们进行练习,但由于时间原因这个并没有进行。”李盛兰介绍到:“上午一般是两节课,可能是两节国学,也可能是一节国学一节绘画,两堂课之间会设置休息时间,让孩子们做一些游戏素质拓展。”
对于课程的设置,李盛兰也认为通过一些基本的课程让孩子们加强对于团的认识,“通过画画的形式让孩子们对于我们的少先队,团以及党有一点基本的认识,而国学课则是让孩子们了解经典国学知识和外面的大千世界。采用不同的课程形式以及游戏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三下乡”团队也对留守儿童随机进行家访。当团队来到杜嘉欣家时,小姑娘正在睡觉。看到同学们的到来,奶奶便立马叫醒了嘉欣。嘉欣也睁着惺忪的睡眼,认真地说了一句“老师好”。此时的小姑娘显得腼腆而可爱。奶奶也很骄傲地向“老师”们介绍到:“我这个小孙女聪明的很,嘴巴也会说话,以前跟她和爷爷说“现在你给我花钱,以后长大了我给你花钱”。
嘉欣拿出自己的水彩笔和本子主动要求“老师们”教她写字和画画,因为水彩笔快要没有了,小姑娘告诉大家“要使劲涂,不然画不出来。”。“老师”们用竹扇子为她扇风,小姑娘坐在桌前作画,穿着一件粉色连衣裙,梳着散乱的头发,而脚上穿着比自己的脚大好几码的红色拖鞋。
在“老师”们将要离开的时候,看见“老师”们腿上被蚊子咬出几个红疙瘩,嘉欣打开已经喷不出喷雾的花露水盖子,把花露水倒在她的小手心再抹在“老师”们的腿上,为“老师”们驱蚊止痒。指导老师夏爽拥抱了小姑娘,而小姑娘也“缠”上了夏爽老师,她将自己的画送给了夏爽老师,还在夏爽老师耳边说下了只属于两个女生之间的悄悄话。
对于爷爷杜傍松而言,两个孩子(杜嘉欣和哥哥杜嘉诚)的教育成为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爷爷年事近七旬,但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平常需要进行劳作赚钱日常的生活费与孩子们的学费。当团队来到家中时,爷爷深色的上衣被汗水浸湿,洗干净的手却更显岁月的沧桑。团队成员与爷爷交流,了解一些他日常的生活和过去的故事,爷爷却反复强调孩子的教育:“年轻时家里穷,没读过几年书,儿子也没读过书,连工厂招人的考试都过不了,只能干点体力活。”而对于孩子而言,“就希望他们好好读书。”爷爷平常会教授小孙女一些数学和汉字。对于爷爷来说,呵护乖巧的小孙女成长,便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团队成员李盛兰也为爷爷的话语而感动,她在总结活动的文章中写道:“爷爷用粗糙的大手握着细小的铅笔一笔一划、几遍数十遍的书写,是爷爷在尽力弥补自己和儿子未能读书之伤的努力,寄托着爷爷对孙子孙女浓浓的爱和他最卑微的期望。”
对于留守儿童,“三下乡”团队指导老师夏爽认为尊重和关心最为重要。“相对于城市中的孩子,在家人的关爱上会比较少,孩子从小便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来自外界的关心便显得很重要。而如果来自外界的关心过多便会使得他们可能产生负面的心理想法。因此对于他们的尊重也很重要:尊重他们所处的环境;尊重他们个体的发展或者人格。有原则性的这种关心现在应该是他们最需要的。”团队成员李盛兰认为这一次活动带给自己最深的感受便是对于自身现状的满足。“感恩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珍惜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是应该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而最后,她又向记者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