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科技下乡助力西南交大学子喜迎十九大
科技下乡助力西南交大学子喜迎十九大
根据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在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上指出,社会实践是引领青年学生坚定跟着党的信念走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作载体,。为响应团中央号召,2017年8月20日至8月26日,西南交大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来到广元市昭化区开展以“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该实践队由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王静雅带领,地质专业廖昕老师作为专业指导,由七名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充分结合地学学院不同专业的特色开展活动。活动中,有对昭化区的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利用噪声震动测量仪器对昭化区的噪声进行测定,用检测水质的仪器对流经昭化区的长滩河进行水质检测,由此估计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及质量;对“广巴”高速路边的边坡进行地质调查;最后,队员们将在昭化区开展防震减灾问卷调查活动查,给拣银岩轻管所社区的小朋友们讲解有关防震的知识以及传达党的精神。
8月24日,实践队在廖昕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来到“广巴”高速路段,在昭化区区委、四川广巴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刘建中处长和办公室主任张义的支持和帮助下来到了“广巴”高速路上对路边的边坡进行实地调研,对昭化至旺苍路段沿路出现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现场进行了调查。首先队员们来到了大石隧道处,刘处长给队员们讲述了当时在修隧道时遇到的问题及后期的解决方法,廖老师也提醒队员们在工程实施前期需要提前考察好施工处状况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在一处因边坡落石而造成匝道堵塞的地点,廖老师给队员们讲解——即使在坡角仅仅有五度的情况下也会因为顺层边坡的原因而及易产生落石甚至滑坡。所以刘处长表示会加强边坡上纵向横向排水的设施,最后队员们还看到了因为边坡被水侵蚀,虽然已经采取了防护措施但还是产生了损坏,故四川广巴高速公路有责任公司采用了更加坚固的抗滑桩。经过实地调查后,队员们不仅对广巴高速公路的地质概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还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不同种类的防止边坡问题的措施。
在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该实践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了我国大学生的风采,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坚定信念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以优异成绩和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