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人文]【一学一做】最美不过在路上——记人文学院2016级传播专业暑期实习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7/07/28 00:00   点击数:  

随着“三伏天”的悄然而至,天气也日益燥热。而在“热浪袭人”的节气中,人文学院学子们也快度过了三分之一的假期。由于学院传播专业的培养要求,2016级传播专业学子在暑期中为自己寻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据不完全统计,他们选择的实习单位有:地方报社、杂志社、地方电视台以及一些新媒体运营平台等。虽然天气炎热,但参加实习的学生依旧克服困难,敢于挑战,坚持进行实习,而这样的洗礼也会成为他们人生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2016级传播专业的传播认识实习作为2016-2017下半学年的必修课程,占2个学分。安燕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理论上要求两周,要求学生拟定实习指导书或计划,并在实习期间完成实习日志,日志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地点、单位、内容、收获和体会;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在开学后进行提交,并由此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据了解,由于大一学生专业知识不完备,经验能力不足;同时对于社会与工作的认识不清晰,一些单位并不愿意招收大一的实习生,很多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这样的实习真的能达到效果吗?对此,指导老师安燕说:“实习是综合性能力的培养,不管以何种方式进实习单位、做何种工作,只要认真对待,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历练和磨练,这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利无弊。这与专业知识是否完备无关,也正是因其各方面都不完备、有所欠缺,才更需要历练。何况,专业知识永远不会完备,每个人永远都是在学习、积累和磨砺的路上。学生如此,老师亦然。”

本次实习在理论上要求的是两周的时间。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完成两周的实习后,由于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与锻炼自己的能力,便主动选择延长实习时间。在《成都商报》实习的一名学生说:“压力真的挺大的,有时候觉得自己在学校学的和做的完全跟不上他们在实践中做的。从最开始的选题到最后的写稿定稿,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也说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觉得我会更加重视将知识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当然,把基本功弄扎实也是很重要的,毕竟万丈高楼从地起。我的实习也还没有结束,我觉得可能以后见到的更多,我也会有更多不同的感受。”

气温还是依旧的燥热,传播专业学生们的实习也还在继续,如安燕老师所说,知识永远不会完备,我们永远都在学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