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文”达艺】薪火相传——记竹林书会读书交流和总结会
6月18日下午7时,竹林书会于X8305开展了以“小交锋、大交锋、交锋一箩筐”为题的书会。人文学院辅导员杜茂林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老师杨震参与了这次书会。本次书会的主讲人是罗国鑫和张芮。
书会开始正式开始前,罗国鑫以幽默风趣的口吻向书会成员分享了一周时事。其中包括比较严肃的政治新闻——“奥兰多枪击案”“德国总理访华”,还有自拟题目的幽默新闻——“巴西,奥运,没钱也得办”“挖掘机夷平加油站,一家人在熟睡中被拖出房”“单身有风险,脱单请尽快”等等。
在“一周时事新闻”分享结束后,读书交流活动正式开始了。张芮首先分享了一下她从《交锋三十年》中提炼到的主要信息。“左派关于改革开放的大争论很难离开理论层面,触及现实问题时主张回归“左”的道路而不是改革来解决问题,所以每一次大的交锋改革派的成功都会引起思想解放的思潮”,张芮介绍道,“于是就有了书中的四次思想大解放。真理标准大讨论——‘两个凡是’还是‘实践’?市场经济大讨论——姓‘社’还是姓‘资’?私营经济大讨论——打破所有制崇拜!改革综合症引发问题讨论——谁错了?”
然后,张芮从四个方面来讲解这本书,首先是时间轴,依据书中四次大争论中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时间明细。然后是大事件,抽离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发生的大事件,共同探讨其发生背景,背景后隐藏的分歧以及共有规律。接着分析了书中制度改革、阻碍改革、被卷入改革等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小人物,并享其“大作用”。最后是提出问题,前几次思想解放主要重视还利于民,那么第四次思想改革更加重视与还权于民还是还利于民?以及中国改革还在继续,时下又产生了什么问题呢?
针对第一个问题,刘婷同学发表了看法:“我觉得应该是先还权于民,因为在一系列有利于百姓利益的法规先制定后百姓的利益才能被保障。”也有书会成员持不同的观点:“民以食为天,只有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前提下人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积极性去搞建设。”
由于今年又是一个毕业季,书会中很多大四的同学将离开书会,在激烈的讨论结束后,刘婷向在座的成员展示了精心制作的视频,视频中每位大四的同学都对书会寄予了很大的希冀,还有对书会未来真诚的祝福。“我们的书会坚持了四年很不容易,人数最少的时候只有三个,但我们一直坚持下来了,希望你们也一定要一直努力的把书会办下去。”杜茂林对书会小成员们说道,“大家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多交流,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不要停留在看书的层面,还要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
即将离开的书会成员们分别分享了自己在书会四年的收获和感受,并对接下来的后继者们给予了鼓励和支持,书会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