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交运】推普助力永丰振兴 东坡故里共谱新篇

来源:团委   作者: 交运学院     日期:2025/09/09 10:03   点击数:  

9月1日至2日,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团建工作委员会组建专项实践队,在学院团委张素风老师的带队下,赴四川省眉山市开展社会实践,以文化体验、实地调研、推普宣讲等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第一篇章 追寻东坡足迹 厚植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9月1日,实践团队首站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文化发源地——三苏祠。当看到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诗句碑刻时,队员们纷纷驻足凝视。这句诗没有华丽辞藻,却道尽了文化对人的滋养与重塑。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到:推广普通话,不仅是语言的统一,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共鸣的纽带。

实践团队合影图

三苏祠深入学习图

第二篇章 扎根永丰沃土 服务乡村振兴

9月2日上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队走进永丰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全面了解了该村“以文兴村、产业强村”的发展战略与成效。行走于稻田与村庄之间,我们不仅深切感受到“实干兴邦”的基层实践,也清晰看到推普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标准普通话的推广有效打通了政策宣传、农技培训、电商销售和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丰村村貌图

在永丰村史馆,新旧对比的照片与实物陈列,生动展现了该村从传统农耕村落蝶变为四川省文明村镇、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奋斗历程,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一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图景正徐徐展开。

与永丰村驻村干部合影图

村史馆体会永丰村奋斗历程

当天下午,实践团队开展推普行动。队员们深入村舍分发宣传材料,一位理发店师傅接过材料后热情分享:“我两个女儿都是老师,她们常跟我说,如今不管做什么事,把普通话说好太关键了!”队员们与村民交流了解当地语言使用习惯并传递“说好普通话、携手促振兴”的理念,讲解普通话在促进就业增收、便捷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地进行推普宣讲

在镇江中心小学“推普课堂”上,实践团队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经典诵读+趣味游戏”的互动教学模式,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队员们借助生动有趣的动画辅助教学,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误区,让普通话学习变得轻松而高效。针对部分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团队还制定了个性化的简易辅导计划,并赠送拼音手册和文具用品,鼓励他们在日常中大胆练习、不断进步。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对家乡文化传承与发展事业的认同感。

实践活动结束后,镇江中心小学校长特别向实践团队致表扬信,对该团队的付出与成效表示高度认可和诚挚感谢。、

实践团队在镇江中心小学门口合影图

开展推普小课堂

与镇江中心小学校长及老师合影图

第三篇章 实践彰显价值 青春赋能未来

本次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调研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其社会服务与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专题课堂的直接受益学生达20余人,有效提高村民对普通话的认知和学习意愿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

此次眉山之行,是交运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体现。面向未来,学院将组织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创新贡献更多的交运力量。

一审一校:原杨舒欣

二审二校:何敏 马芸茜

三审三校:李俊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