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政】晓制度规范成方圆,明知识产权促创新 记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知识产权进校园”专题讲座
在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许楠老师的组织下,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宪法日活动——“知识产权进校园”专题讲座于2020年12月4日14:00,在九里校区零号教学楼0231会议室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质量保障处审查员杨绿茵老师作为主讲人,为同学们讲解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知识。
“今天正好是国家宪法日,很幸运今天在这里与你们相遇”,杨老师的开场白切题而又不失亲切。紧接着,杨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多次草拟知识产权制度完善意见中,引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中的重要性;又以当下热门的中美贸易战展开,详细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对中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第二个环节中。杨老师结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中国《民法典》中的相关内容,简要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定义,即: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随后,又以手中的激光笔为例,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知识产权三大特性:独占性、时间性与地域性,并循序渐进地将商标、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分类知识娓娓道来。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外到国内,杨老师从不同的纬度条理清晰的向同学们讲解知识产权的起源;从专利号的“秘密”再到专利申请,由浅入深,杨老师对专利申请过程进行详细解读,并将注册专利时的误区重点提出。在杨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述中,再一次感受到了知识产权的独特魅力。
知识产权概念虽然在近代才传入中国,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在不断进步,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本次“知识产权进校园”讲座或许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保护知识产权的烙印,也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尊重知识,继往开来;崇尚科学,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