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少年之襟怀,老成之识见——访外国语学院2019级研究生忠忱班集体
外国语学院2019级学术型硕士班,怀揣着“Quitters never win,winners never quit”的信念,凭借他们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学术抱负和乐观心态,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19-2020学年“忠忱班集体”称号。
学海无涯,比肩同行
外国语学院2019级学硕班由30名来自五个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分别是比较文学、德语语言学、翻译学、外国语言文学和英语文学。利用这一多语种的优势,他们在班级内自发建立了“第二外语帮扶小组”;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文献阅读分享会,同学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此外,杜文雯与刘三华两位班长提到,他们曾有幸邀请到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成坚教授为同学们主讲“学术期刊科普”,帮助同学们提升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学术无界,不可画地为牢”,他们并没有局限于本专业的学习。他们积极地与交运2019级硕士5班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广泛涉猎,以提高综合素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他们深谙此理,在茫茫学海中比肩同行。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在潜心钻研学术问题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发掘生活的可爱之处。目前,班级内已有两名同学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论文;多名同学参加了“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中译杯”全国口译大赛等竞赛并斩获奖项。课余时间内,同学们的生活也是异彩纷呈。班级内组织了羽毛球友谊赛、夜跑小分队等活动;他们还积极参加了“我与国旗合个影”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参加了“研小扬新人班级体合影比赛”,并斩获二等奖。
两位班长表示,班级内的很多活动都是先由同学们自发兴起,而后才由班委进行统筹组织。志趣相投的同学们互相激励,同学们的积极性是班级活力的源泉。
倚天照海,流水高山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在这个多元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19级学硕班坚守本心,坚定理想信念,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班内现有中共党员7人,入党积极分子9人,党员和积极分子积极参与学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游园大会和中国英语诗歌研究会首届专题研讨会等志愿服务。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在线平台开展“担使命、勤励志、正青春”云班会,致敬英雄,积小善之行,为抗疫贡献力量。此外,他们还邀请了学院党委副书记武俊老师开展“2020两会教育内容解读”活动,希望有志投身教育事业的同学能够踔厉奋发,与国家战略的脉动同频共振。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然后一起发光。”谈及此次评选忠忱班级体最大的收获,两位班长表示:最让他们感叹的是班级的凝聚力有了巨大的提升。在筹备过程中,同学们渐渐熟络起来,也学会了相互理解与体谅;班级凝聚一体,齐心协力,在评选展示会上呈现了一场别具匠心的情景剧。
“上下之益,在能相济。”两位班长深感此次评选能获得第一名,离不开学院党委副书记武俊老师、研究生辅导员张茜老师等学院领导和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外院真的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
19级学硕班继承老一辈交大人的精神,积极弘扬学校的“双严”传统,在外国语学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长歌未央,风鹏正举,向前看,他们还有更敞亮的大道。
文字记者:程雪媛
审稿老师:王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