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信息类2019-01班团支部“青春告白祖国”团日活动顺利召开
2020年10月27日下午13:00,信息类2019-01班团支部在一教学楼观看爱国影片《东方红》。组织此次观影活动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让同学们们彼此更加熟悉,二是为了让同学们能从《东方红》这部影片中,进一步了解我们中国,更加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重温历史,缅怀功勋,牢记使命,增加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同学们们知道能去看电影都很开心,知道是爱国电影后更加激动和热情。彼此之间相约准时来到一教,在观看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倍影片中革命烈士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影片很动人,概括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观看完影片后,大家积极的讨论了观影心得与体会,久久不能忘怀,那爱国精神,不畏艰难险阻一心保卫国家的情感,深深的感染了我们。
看《东方红》犹如在翻阅一本讲述历史的书,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的典型事件, “歌颂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欣欣向荣”。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看到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劳动人民备受欺凌,吃不饱、穿不暖,“抓壮丁”又害得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路漫漫,长夜难眠,没有希望的日子让劳动人民苦不堪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一声春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人民升起了希望之星、点亮了革命之灯、燃起了燎原熊火。无数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了,跟随党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历经种种苦难与危机,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
《东方红》观看完毕,同学们总结出的启示主要有两点:第一,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黑暗的法宝。“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最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毛泽东在领导中华民族推翻三座大山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就创新精神的力证。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面临困苦,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特色斗争道路,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将革命推向了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创新尝试,它的成功,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社会主义新星的姿态屹立于了帝国主义林立的世界。而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也得益于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延续。改革开放就是一项伟大的创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
正如哥德所言:“民族的生命,正在于蓬勃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来临时,不能总想着有贵人来帮助,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不幸打倒。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使获得了成功者,路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取得成功之前,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经历各种挫折与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们应当端正自己的心态,给予它正确地认识,给予它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训,从头再来,总会有成功的一日,这时“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才体现了其中的真谛。经历一次磨难之后,必须从中找到原因努力 避免再此犯同样的错误。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心系人民、胸怀世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给予我们的第一条寄语,这句话告诉我们新青年应有广阔的视野和崇高的理想。何为“广阔的视野”?在逆全球化的的今天,我国仍倡导的全球治理新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体现了这一点。新青年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不应狭隘地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应站高一点、看远一点,将自身乃至中国置于世界之中,努力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
供稿:信息类2019-01班团支部
编辑:张博 李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