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热搜榜】树立新闻理想,把握时代脉搏——2020年人文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云夏令营传播系学术讲座及营员对话会
树立新闻理想,把握时代脉搏——2020年人文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云夏令营传播系学术讲座及营员对话会
优秀大学生暑期云夏令营传播系学术讲座
7月7日14时,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云夏令营传播系学术讲座在腾讯会议准时开始。本次讲座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由人文学院院长石磊教授和人文学院传播系肖芃教授担任主讲人。人文学院传播系的梅红老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八十余位优秀大学生参与了会议。
在梅红老师对石磊院长的简短的介绍后,石磊院长正式开始了他的学术讲演。原定的讲座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媒体融合发展”,但是石磊院长决定以漫谈的形式阐述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石磊院长指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不仅应当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要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做好学科建设的同时与媒体单位建立良好的互聘机制。此外,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同样也应当是全媒体人才。
而后,石磊院长结合自己青年时的求学经历、在媒体的工作经验向同学们阐释了新闻理想、如何做学术等问题。石磊院长起初并非是新闻传播专业出身,之所以走上这条道路是因为当时对新闻记者职业的向往,他借此提醒同学们道“远大的理想往往是一步一步慢慢建立的。”石磊院长在回首往事的同时也不忘分析当下媒体行业的新发展,他指出现在是媒体融合、媒体形式不断变换的时代,但是其中永远不变的是新闻的理想。同学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与时俱进,深入到媒体中,把理论具象化、真实化。石磊院长传奇般的奋斗经历与平易近人的语言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与称赞。最后,石磊院长希望同学们都能永葆对新闻传播的兴趣,不仅要努力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更要能够预测新闻媒体发展趋势,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肖芃教授讲座的主题为“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她在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社会化网络的发展状况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同时提出了几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在讨论环节,同学们也踊跃向肖教授提问,由于时间问题她未能一一解答。肖芃教授最后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具有远见与定见,发掘创新精神,追随时代脚步。
16时30分,本次学术讲座正式结束。
传播系营员对话会
2020年7月8日14时,传播系营员对话会议在线上展开。与谈的有刘惠、李倩两位研究生学姐,还有78位本科传播系营员。学姐们主要就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经验,未来规划的设定进行交流与分享,并解答一些学校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疑惑和难题。
李倩学姐主要分享了自己作为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中的总结到的一些小经验。针对时间的规划,她建议大家在研一尽量把课程修完,研二多去参加各种实习活动,研三就专注于完成毕业论文。想要在研究生期间参与海外交流项目,就要关注学校相关网站的信息公布,提前做好各项证件、雅思、托福考试的准备工作。关于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她认为大家应该对此具有前瞻性。多参加实习,积累专业实习经验,能够为自己在就业上提供加持。
刘惠学姐则更侧重于生活经验上的信息交流。她认为学好英语很重要,尽量在研究生期间考过六级,雅思、托福。学会制定长短期的计划。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多听讲座,与大家一起进行读书交流,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收获经验。制定的计划一定要执行,使我们每天的任务安排有逻辑性。学会自主学习,面对困难不逃避,而要持之以恒,想办法解决。经常的进行跑步、打球、健身等等体育活动来锻炼出一个良好的身体,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社团活动,结交朋友。对于大家十分感兴趣的校园生活环境,刘惠又介绍了学校优越的住宿、生活和饮食条件以及校外的交通、娱乐购物场所等硬件设施,激起了营员们的热烈反响。
在问答环节,营员们十分积极向两位学姐提问,两位学姐也热情的与营员们展开互动,并且反向提问营员们为何会选择考研、跨专业的同学为什么会选择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传播专业的独特理解和热爱,深深地被传播这门学科的有趣、实用所吸引。在回答就业方向的问题时,学姐们介绍专业涉及面广,但也可以主要面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公司,或者留校做辅导员。李倩学姐提醒大家实习时可以不必只执着于进入新媒体公司,许多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转型中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平台资源也十分丰厚。在传统媒体可以更深入的提高文字功底,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的流程,掌握更多内容原创的基础能力。关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刘惠学姐认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硕士阶段没有了本科阶段还存在的一定限制和约束,一定要学会自我学习和自律管理,上课时老师只是给出话题,都要靠自己搜集、查阅各方面的资料,独立准备展示内容,之后有老师与同学们品评。
最后,两位学姐鼓励大家继续加油,积极报考本学院的研究生,并且期待9月开学时与大家的相见。15时30分,传播营对话会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