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运】‘’迎国庆、贺中秋‘’ 硕士2019级交运1班团支部
一、宣传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奋斗转化为实际行动
10月3日晚七点,19级硕士一班全体在九教观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大家看完后表示有很多的心得体会。这部电影想表现的不仅是国家7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艰苦奋斗、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导演们精心创作,就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拍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7位导演共同拍一部电影,礼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这是中国电影人给国家的一次集体献礼。从“导演之家”的“小家”再到巍巍中华的“大家”,中国电影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为人民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作品。
观赏这部影片最大的内心感受就是,国与家从来都是不能分割的整体,国家强盛才有个人的幸福生活,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二、学习校园校史,了解交大校风
我们通过观看校史墙、校内标志性建筑来了解学校历史,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是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学堂被迫停办。1905年,学堂在唐山复校,改名为唐山铁路学堂。1906年,增设矿科,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1908年,学堂由清政府邮传部直辖,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的邮传部被民国政府交通部取代,学堂归交通部直辖,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学校奉教育部、交通部令,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我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2年,交通部改组交通大学,下设唐山大学和南洋大学,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大学。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唐山大学改名唐山交通大学。同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南北统一,唐山交通大学改称第二交通大学。同年,交通部重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我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同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铁道部,我校暂归铁道部直辖。11月,交通大学移归铁道部后,交通大学改称铁道部交通大学,下设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工程学院,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校校园被日军占领。在全校师生、校友的努力下,学校于年底在湖南湘潭复校。1938年3月,教育部指令,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 理学院暂行并入唐山工程学院。5月,学校迁往湖南湘乡杨家滩。 1938年
,武汉沦陷,举校再次被迫西迁。1939年,学校在贵州平越古城(今福泉市)复课。1941年7月,教育部下令将学校校名改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由于此校名在校内引起争议,1942年1月,教育部更改前令,组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4年11月,日军攻占贵州独山,学校被迫再次迁校到四川璧山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接教育部令,学校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归教育部直辖,迁回唐山原址办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由中央军委铁道部接管,组建中国交通大学,本部在北京,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京铁道管理学院,学校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我校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系(组)师生调整到外校,我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我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完全沉侵在交大历史之中,感觉完全回到了当年的交大的时光。始创榆关,唐山扬华,烽火薪传,动荡岁月,唐院春秋,曲折发展,经历文革,开创新局,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了百年交大的厚重历史。
三、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图书交流会
下午,我们参观了图书馆,去浏览借阅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图书,并在九教进行了图书交流会。大家畅所欲言,似乎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了解了当时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