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三下乡】共同抗疫,志在力行
7月6日至7月10日,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抗疫志愿者实践队前往四川省雅安市开展为期5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活动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在雅安市中医医院举行的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在宝兴县心理志愿者协会开展的全县中小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录入工作。
此前,雅安市刚解除中风险,转为低风险地区,防疫工作依然任务繁重,为响应全民抗击疫情的号召,实践队身体力行,参与到当地防控疫情的工作中,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6日,实践队抵达雅安市中医医院,在雅安市中医医院志愿者服务队的带领下进行了相关培训。第一天工作内容包括引导患者缴费,就医,帮患者复印证件,以及提醒排队挂号缴费的患者注意间隔距离等,尽可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
7月7日上午,实践队工作内容变更为协助护士站检测入院人员体温,以及监督提醒佩戴口罩。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依旧不能放松警惕。看到未规范佩戴口罩的人员,实践队员会提醒,遇到执意不佩戴口罩者,队员们会耐心劝说,直到规范佩戴为止。
7月7日下午,实践队成员经过了雅安市中医医院的推荐,抵达雅安市宝兴县,来到了宝兴县心理志愿者协会,对成员们将要在此进行的宝兴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统计录入工作进行了初步了解。
7月8日,实践队成员正式加入统计录入工作。虽然这份工作似乎十分单调,但这仍是很重要不容疏忽的一件事。对于在疫情长期居家隔离并刚刚复课的中小学生们,他们的心理健康亟需得到关切,通过这样的调查问卷统计录入,能够系统性地归纳总结各自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华西医院的心理教授高效地进行分析并对症下药。
同时,队员们也观察到,六七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萌发阶段,加上疫情长时间隔离在家、家庭状况、跟风思想等众多因素,出现了高密度的自残行为和自杀倾向,被协会工作人员及心理老师高度重视。以及对受到性侵等危害性影响因素影响的学生的筛查,实践队成员也不禁为孩子们的遭遇感到难过,也意识到这样调查的重要性,每个人心里都有隐秘的角落,只有将它们暴露出来,才能找到办法解决。而这样的调查真是一个去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现在的孩子更矫情了,只是现在的人们更有能力去关心他们的内心了,这也是社会的进步。
7月10日下午,统计录入工作正式完成,实践队的三位成员总共完成了全县四分之一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录入。随后,队员们参与了协会的庆功宴。
在多日的相处中,宝兴县心理志愿者协会成员们与队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宴席上也积极与之交流当地志愿者服务开展情况,实践队成员们也对日后进行后续合作表达了强烈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