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建筑三下乡】“云端非遗.传承国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20/07/22 00:00   点击数:  

2020年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组成了“云端非遗.传承国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本次的三下乡活动中,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活动主题,探寻怀梆的文化底蕴。为了深入领略非遗剧种,帮助宣传怀梆戏剧并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之前,实践队发现怀梆戏出现了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村村有戏台,家家唱怀梆”的盛况也已不复存在。不仅仅是怀梆戏,还有哼小车、河蚌舞等文化都在以极快的速度趋于边缘,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还不采取任何举措去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数年之后,它们将会从我们生活中完全消失,不复存在。当某一天我们记起这些传统文化时,我们也许早就失去了去再次接触它们的机会。队长和工作人员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和我们深切交流了体验感受,我们也很荣幸能将自己的专业特长运用到此次活动中,为宣传传统文化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之后我们开始着手整理怀梆剧本,在了解以《老少换》、《姐妹易嫁》和《三子争父》为主的怀梆古装喜剧时,遇到了特别搞笑幽默的剧本选段,队员们都忍俊不禁,纷纷感慨老艺人们精神世界的充盈丰富和怀梆戏曲的博大精深。大家一齐商量讨论、琢磨研究,尽自己最大努力创作出最完美的剧本画册。创作剧本的过程虽然繁琐艰难,但是队员们依然坚持不懈,通过宣传画册的制作和LOGO的设计,我们意欲帮助宣传怀梆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国粹,将其继续弘扬发展,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到了怀梆这个剧种,也感受到了戏剧表演人员的辛苦付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怀梆,真正为继承和宣传传统文化起到作用。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和睦相处,团队的默契配合,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小团体的温暖,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河南传统地方戏种怀梆戏,意味深长,也反映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在跟紧新时代的潮流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物质的发展是不断更迭淘汰的,就像汽车的问世就标志着马车的淘汰,但精神文化却是百花齐放的,电影的发明绝对不代表戏曲相声就失去了舞台。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被历史淘汰的无用之物,而是被时代扼住咽喉的繁花。上一辈艺人已经逐渐老去,非遗之花的保护与盛放,全在如今的青年人。我们要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和非物质遗产传承与发扬下去,将新时代的东西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迸发出不一样的精彩。

2020年怀梆学习三下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各个队员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自信的信念基础上深刻体验了解了河南传统地方戏剧种怀梆。在这次活动中,各位同学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制作了怀梆宣传册并且完成了怀梆宣传工作。这次活动不仅认识接触了国家非遗,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体会到怀梆工作者坚定的传承精神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后,我们深受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风尘中流芳千古,在时间的冲刷下历久弥新,它一路来到我们身边,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保护非遗,师大在行动,也希望每个人都能伸出双手,为文明之火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