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人文】人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三班秋游活动之探寻杜甫草堂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9/12/11 00:00   点击数:  

头戴太阳花,手提优酸乳

11月9日上午,

西南交大中文系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三班

迈着小学生般秋游的步伐

开启了杜甫草堂的探寻之路

一路上班委们有序组织,暖心提醒,大家顺利到达目的地——杜甫草堂博物馆。

在班导师魏刚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先集体参观了工部祠,仔细聆听了班导师对杜诗不同版本的讲解。

从宋本,到元本,再到明本、清本、民国本,杜甫的诗集版本一代代流传。众代版本中,以北宋版本最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校勘精良,雕刻严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南宋本总体袭承北宋,与北宋本一样,不仅具有文献价值,还拥有书法艺术价值。所以,总体而言,不论杜甫诗集,还是其他任何经过宋代流传的作家文集,宋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由于时代久远,所以传世于今的宋本就十分珍贵,从清代开始就十分推崇宋本,当然就市场而言,宋本也是独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到了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轻视,反倒赋予汉文化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机会——元本虽在质量上不及宋本,却依旧展现着汉文化代际相传的生生活力。

而在明清两代,市民文化的泛滥刺激着文化走向商业化,印刷效率不断提高,杜诗刻本大量涌出,字体逐渐走向死板、过分工整的印刷体,使得文字逐渐丧失书法价值,刻本仅成为阅读材料。虽然如此,明清之际却依旧有自己时代的亮点——文学评论大家金圣叹、朱竹垞和杜诗详注的集大成者仇兆鳌。三位大师对杜诗的点评、注释丰富促进对杜诗的研究。民国本则一笔带过,经典需要向古看。

同时魏刚老师还向大家讲起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原藏书于七个书阁,因晚清以来的动乱纷争,现仅存四阁——流传于台湾省的文渊阁、浙江图书馆的文澜阁、藏于北京图书馆的文津阁,以及甘肃图书馆的文溯阁。

稍后每位同学按组行动,完成了游学的任务。

你好,小植物

你好,诗词

你好,杜甫

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美景...

如此多的翩翩少女,当然少不了和小伙伴的美照。

最后全班于杜甫千诗碑集合

在南门照相留念

完美结束了这一次的游学活动后,怎么少得了一顿美餐

草堂里,青春正当阳!

第一次一起外出游学,有没有很兴奋啊?

别着急,以后小秃会一直陪伴大家的!

我们是永不秃头 永不放弃 永远年轻的汉三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