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生读经典】《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是由海明威于1951年写成的中篇小说,小说于1953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奖并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有幸在高一的时候读了这部作品,其中的很多段落都带给了我心灵的震撼,小说对圣地亚哥的正侧面描写与一个个精彩的、动人的、惊险的经历都让我这个普通的读者感受到了圣地亚哥身上的光芒。
谈到这本不朽的小说之前,我想先从它的作者——海明威说起。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1961年在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海明威的作品常被称为硬汉文学,这都与他的个人性格与人生经历有关。1918年,年轻的海明威不听父亲的劝阻辞去了记者的工作并且尝试加入美军但最终因为视力原因被调到了红十字会,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或许正是参军的经历奠定了了海明威作品的硬汉风格。战后作为记者的他也常在各种危险、极端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在不少战争中也有他工作的身影,因此他能用笔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硬汉形象、一篇又一篇有内涵的文章也并不奇怪。但在如此危险的条件下工作同样带给了海明威不少的伤害与病痛。或许这是这位硬汉选择结束自己一生的原因,但在我的心中他的硬汉形象是不可磨灭的,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也是会被我永远喜爱的。
《老人与海》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甚至没有读过小说的人都听过小说讲述的故事。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圣地亚哥的渔夫出海捕鱼的故事,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再次出海的他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鲨鱼的袭击,顽强的渔夫与鲨鱼展开了搏斗。
故事的描写并没有用到过多的描写手法,海明威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这场搏斗,没有刻意的精心雕琢,反而是简洁质朴的文字让我对作品有了更多的感受。或许建筑大师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用在文学作品中一样管用。
小说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汉。他是不服输、坚持的,年轻时与黑人小伙子扳手腕扳了一天一夜后获得了胜利;他是会自嘲精神却不曾磨灭的,在海上时常自嘲“自己是个老家伙”的圣地亚哥却能和大马林鱼打一场持久战,能和饥饿贪婪的鲨鱼殊死搏斗;他是智慧的,会利用一切条件为自己提供调味的盐;他是坦然的,即使拼死战斗却只得到鱼骨也任然能坦然面对;他是善解人意的,明白玛诺林与他的家人。
这样的一个硬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海明威也有些相似的,文中的许多意象都寄托着作者的特殊意愿。大马林鱼代表着人类想要征服的困难,凶猛的鲨鱼代表着阻止人类的困难,文中笔墨不多的狮子却有着不凡的意义,它自身带着一种威严的气息,狮子是有自信的动物,它的出现代表着老人再次出海的决心,同样,作者想用威严自信的狮子代表人类征服困难的愿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世界,战争结束不久,国际局势任然动荡,不少世界人民的内心任然不安,担心着战争的再次来临,这时的《老人与海》正是在带给人民希望,让人们拿出克服困难的勇气。
文章中的不少片段十分经典,许多文字已经印在了我的心里。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搏斗堪称经典,筋疲力尽的老人任然在鱼周旋,强大的意志力让老人在劳累饥饿的打击中打败了大马林鱼。
鱼叉被鲨鱼带走以后的老人用船桨和小刀制作的武器与一只只鲨鱼殊死搏斗,这样的场景怎能让人不热血澎湃、热泪盈眶。这样一段的文字中也诞生了那句永垂不朽并且永远印在许多人心中的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他就是不能被打败。
还有最后一章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老人拼搏到最后的一丝无奈,拖着巨大鱼骨回家的老人精疲力尽。他对玛诺林说:“我被打败了。”这句话让我感到一丝悲伤,但老人在梦中梦到的狮子足以说明他是绝不认输的,他依然会用他坚强的意志和精神与孩子出海,与大海搏斗。读着最后一章的文字我也像这个崇拜老人的男孩一样崇拜尊敬老人,也像他一样为老人流下了既是悲伤又是感动的泪水。
总的来说,老人与海成为经典的原因中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符合了当时世界人民的愿望,带给了迷茫中的人们鼓励,激发了人们像老人一样的斗志。文章带给我最多的就是永不放弃的精神与学会自我激励获得顽强意志的能力。虽然拼搏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但是心中的信念与坚强的意志不能被磨灭,这或许就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的内涵与主要核心吧。《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对自己的自嘲也是与自我激励也是一个人应当学会的人生哲学。
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只雄狮,这只雄狮代表着永不服输、坚定自信的信念,让这样一只雄狮指引、支撑着每一个人去面对生活中需要征服的大马林鱼、需要击败的加拉诺鲨鱼,面对困难的咆哮,做出最有力的回击。
(姓名:唐名轩 学号:2019114542 班级:2019级应用物理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