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人文学院传播2017-02团支部2019寒假经典阅读分享团日活动
人文学院传播2017-02团支部2019寒假经典阅读分享团日活动
3月9日晚七点于犀浦校区X8215,传播2017-02团支部进行了2019寒假经典阅读分享团日活动。
首先团支部书记马芷荃对寒假经典阅读活动进行了意义解读,她表示,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同学而言,做一个“杂家”很重要的就是博览群书,不仅获得硬性的知识,更是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同时我们随着年级增长,也有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和未来压力,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自我排解我们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
接下来进入分享环节,首先由梁栋同学进行以“从余弦定理到新闻信息的分类处理”为主题对《数学之美》进行分享。他运用书中的知识联系专业所学,探究出新闻文本与文字内容常常文不对题、标题文本分类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他表示:“数学之美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较专业化书籍,在关于新闻信息的分类处理方面能够带我们许多启示,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理解传播的要点和节点更好的进行新闻内容的优化采集和传播途径的选择。”
接下来张晓芸同学分享了她再遇《浮生六记》的经历。她说,早在小学就读过沈复的《浮生六记》片段,如今想来竟然也能够熟记于心,寥寥几言,竟如此清晰生动的让一个顽皮活泼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如今再读《浮生六记》便多生出了许多感慨,正如其中所言: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同学们进行了短暂的小组交流,对自己的读书心得进行了小范围分享。孙正晨代表《1984》阅读小组进行了体味“化作枯骨之前”的分享。她分享了书中治阶级为维稳所采取的三重手段:电幕下严密的社会监视、历史文本的篡改、新语的构建;谈到了这本书所涉向世界中“真正的恐怖”——真正的恐怖,在于思想的干涸,启发我们要常读书、多思考。
至此,本次经典阅读分享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