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材料】2019年“先锋计划”暨“青马工程”培训——川藏线与跨越时空的国家情怀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9/11/08 00:00   点击数:  

为提高材料学院团学干部的基本素养,培养优秀的学生骨干后备军,2019年11月7日(周四)晚上七点,材料学院2019年“先锋计划”暨“青马工程”培训的第一课由青年讲师团孙红林老师主讲《川藏线与跨越时空的国家情怀》于图书馆二号报告厅顺利举行。

孙红林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助理研究员,以铁路社会学、人类文化学为研究方向。本讲课孙老师用独特的视角将铁路与国家情怀联系起来,让同学们随着孙老师的经历,走进川藏线的历史,欣赏川藏线的美景,感受其中蕴含的千万中国人浓浓的爱国情怀。

讲座伊始,孙红林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团队从成都骑行到拉萨用时28天2200公里的亲身经历,通过举文人骚客的例子表达了川藏线的风景之美,分享了有关川藏线的美景——“当夜晚你走出帐篷时,你能看到这世界上最美丽最干净的夜空,若是运气好,你甚至能够看到流星的划过,”孙老师如是说道。

图片选自《千山》骑行318纪录片

图片选自《千山》骑行318纪录片

当然,川藏线上除了大好河山外,多民族文化交错,多姿多彩,也是这里一张亮丽的名片。热情善良的藏族人民尤其令他印象深刻。孙老师分享到,自己曾在瓢泼大雨的夜晚与队伍走散,藏民孩子的一句生疏却温暖的“请进”让他在雨夜不再害怕。在藏族人民的家中,孙老师喝到了人生中第一口酥油茶。不知是情节,还是情怀,这味道依旧让他回味。

图片选自《千山》骑行318纪录片

图片选自《千山》骑行318纪录片

之后,孙红林老师表达了自己穿越川藏线的最大感受:行走川藏线是艰难的,保障川藏线是更艰难的,创造川藏线是最为艰难的,一字一句,令人动容。

通过自己的研究结合亲身体会,孙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川藏线的历史与未来。孙老师首先讲解了他爷爷那一代老一辈革命家们解放西藏面临的最严肃的问题,便是修路。经过两三代人的不断牺牲与付出,才有了我们有了如今的川藏线。而如今的川藏线被两拨人守护着:一拨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而另一拨,则是如今身姿挺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

同时,孙老师也和同学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满足大家对于这段传奇经历的好奇,也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借此同学们体会到了这别样的爱国情怀。

最后,孙老师鼓励大家走出校园,去真正感受祖国的变化与美好。传统的家国情怀更多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像孙老师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去感受山河变化,用文字记录祖国的欣欣向荣,更是让学员们培养了更加立意深远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