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地学】人物访谈——大一排名68的他没想过最后保研了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9/10/29 00:00   点击数:  

大一高数擦边61及格,排名68/172,自己只想着以后不要有惊无险的挂科,哪里敢奢望还有保研这条路。想想以前幼稚的想法,给我交流的时候,他尴尬的笑了笑......

【高中时的梦】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我们不能复制别人的故事,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坐在高三紧张复习的教室里,他和所有学生一样,会在小本本上写下自己最想上的大学,那时他一心想着:大学是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地方,是一个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地方。可能希望太多后来的失望也会太多吧,这也造成了他至今对大一时迷惑的自己不能释怀。

【渴望独立,开启大学】

应届班时因错过交大的自主招生,而有那么一丝遗憾。磨砺一年后才收到交大的录取通知,内心没有欣喜,只觉和这所学校注定有缘,也感慨自己终于有学上了。

整个中学时期都有母亲的陪读,收到通知书后的他就悄悄给自己买一张火车票,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父母:他已经长大了。就这样他一个人走向大学的路。火车载着他,也载满他的期待,一路欢快地游弋在群山绿莽间,他告诉我那时他特别开心,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这么多的山,那天他在日记上写:别桑梓,奔川都,我辈儿郎聚交大;仰前贤,窥学术,山登绝顶我为峰……

可在不久之后,他便会知道,自己迫切想要独立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物质不独立,就谈不上人格独立,花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就不可能有独立的自己。

【梦想破灭,走向自闭】

他是宿舍第一个报到的同学,不知道是不是中学时期太想要自由,甚至是想要自我,因此,入学那天起他就开始创建一个属于自己、只是自己的孤岛,这个岛不想要别人的打扰,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也不想了解别人。但,过度自信的极致就是自卑,不得不承认,大一的他是自闭和自卑的。一个来自农村普通家庭的复读生,孤身一人来到交大,陌生感、学习压力与同学竞争突如其来,又发现大学不是自己梦境中的样子,他害怕极了,更别说谈理想了,大学怎么过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问题。

那时候的他,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不愿意和宿舍以外的人沟通,不参加任何会议,不关注辅导员的通知,甚至有一种:我和你们不一样,你们学习好、科研好、人际关系好都与我不相干。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唯一的发泄就是诗歌。大一时候,最孤独的时候就去读诗歌,读海子的诗歌,然后自我安慰自己有一个自己支撑的精神王国,后来他万万没想到他是在画地为牢,把自己囚在其中了。

【饱尝孤独,选择逃避】

大一对他最大的打击,是来自高中那个一直坐在他前排的那个爱笑的女生。中学时期懵懂的互相倾慕,转变为大学更多了解之后的更多不理解,他觉得她不能理解他,但现在的他理解了当时的她。无奈,最后也各自放手,两方安好,但是过了好久,他都忘不了她。生活中没有存在感、学习上没有成就感,很长一段时间他沉浸在孤独之中:

这热热闹闹的天空大地与我不熟

被耗干的心里,我害着热烈地乡愁

人往人来的遭逢

催老了我这漂泊的行人

明天,我就走

只等天一亮……

但是,走,他是走不掉的,向哪走呢?大一的他成了一个埋在人群十分平淡的人,成绩中等,相貌平平,一脸倦怠,活动、社团与自己无关紧要,也害怕去参与。

【沉默中爆发】

他也记不起来,具体什么时候自己开始转变,也许是一场基本没见过面的异地恋的终结;也许是写的诗第一次受关注;也许是加入了党支部;也许是感觉同学、老师是容易接近的;也许是无意识的走出来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现在他还是不得不承认,他的变化与做班长相关,做班长的冲动又来自于给不了她的爱,就给同学们吧。一年的孤独与沉寂压抑着内心敏感又性情火热的他,一股融入大家的情感终于爆发了,融入大家他选择了一个极端的开场——做班长。他的选择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可支持他的决定的意志是无比强大的:

我要绽放一种美,

这是一种人品的美、人格的美、人性的美、人情的美,

是在大家面前,站得稳稳的美;

我要捧出一颗心,

这是一颗坚定的决心、真挚的诚心、细致的精心、燃烧的热心,

是历经考验之后,不变的初心。

我想成为班长,这份想,日日夜夜;

我要成为班长,这个要,舍我其谁;

我能做好班长,这种好,精益求精。

【新的旅程,新的蜕变】

做一个重组班级的班长并不容易,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原来自然班天然形成的“小团体”。一个班委最失败的情况无非是班级出现小团体,面对这个问题,他选择是带动班委们从来不参与小团体,班委加上党员凝聚起来的这股在班级里最有力的力量去穿插、融合小团体。特别是打造一种班级特色,让这种特色成为独一无二的名片代言班集体,让这种特色给同学们以荣耀,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发挥每一位同学的特长,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当与别人聊起班级相关的事情,每一位同学们都能自豪的讲:“我的班级又得了xxx荣誉,我在班级里起了xxx作用……”

新班级的成绩基础较差,他就从学风抓起,以学风带动其他风气。抓学风,首先自己搞好自己学风,他的床铺堆满了书,可以说枕书而塌;逃课的同学都被他叫回去上课,不交作业他就去催交作业,实在交作业有困难的同学他就去辅导;借好晚自习教室,同学们出勤率低,他就一个宿舍一个宿舍敲门催大家去上晚自习,不管同学们来不来,刮风下雨,他都在自习室等你。

【践行承诺,始终如一】

一年下来,他背住了所有同学的学号、宿舍号、个人喜好。私下,我问同学们,他每天来敲门你们感觉怎么样,同学们说,一次两次慢慢会不好意思不去上自习,之后每晚七点也就习惯去自习室了。他自己讲,我是不敢回宿舍的,我天天喊同学们去上自习,我如果在学习上不能起带头作用,就没有脸面叫大家去上自习。每天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他不在教室,就在去教室的路上。直到看到他的一首随感小诗时,我才明了一切都是那么不容易:

我不敢回宿舍

宿舍有手机有网有温暖的巢床

可我有远方有梦有不多的时光

我怕舒服一阵子愧疚一辈子

我不敢回宿舍

宿舍有游戏有直播有送上门的外卖

可我要充实要深刻要辛勤的收获

我怕颓废之后的永远沉睡

我不敢回宿舍

宿舍向我要青春要健康要流逝的生命

可我献出它们就一无所有

我怕梦想没有了支柱

我也爱宿舍

那里有大家的笑和温暖的床

是我疲倦之后

回家的地方

【玉汝于成,兑现承诺】

一年后,班级的成绩是最好的证明,许多同学拿到了奖学金,许多同学不那么爱打游戏了,小团体转变为班集体,班集体转变为特色班集体、先进班集体、十佳示范团支部。当每一位同学都爱班如家,都为这个家共同努力,这股力量是不可抵挡的。

就好像是一股灵气,改变自己影响同学们。作为班委,他对自己尤其严格要求,所有的事情都讲究一个公平,不管什么事情,一碗水端平,表扬先进,鞭挞后进。在他大三时的一个全校十佳班长答辩会上,面对着台下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三十多位同学、十几位评委、几百位观众,他说:今天不仅是我们班参加十佳班长竞选的日子,也是我向同学们兑现承诺的日子,两年前竞选班长时我向大家庄严承诺:“兄弟班有的我们都会有,他们没有的我们也要有。”这个承诺或许大家没有放在心上,但两年来它一直鞭挞着我做个好班长。现在,我想对大家说:“同学们,我做到了。”

【影响别人,成就自己】

成就别人,也成就了自己,大二大三学年收获的不仅仅是连续年级专业第二名,更是老师们和同学们的信赖。如今已顺利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再有不到几个月,他又要开启一段新的人生行程。我不知道他的未来会怎么样,但我相信在大学养成的好习惯定将成为他最坚实的基础。

复读一年考进交大的他,也许并不比别人聪明。入校前,他也有过幻想和幻想破灭;大学里,他也有过失望、彷徨、纠结、迷茫,但是他没有让自己沉沦下去。大学是逆水行舟,退下来容易,进步真的难。但是,当你享受前进的喜悦,一步一个脚印,也许进步不那么明显,但是进步的态度才是进步的关键。

【平凡的轨迹,平凡的英雄】

也许看到他的故事的你,是大一、大二,或许是大三、大四,乃至研究生、博士生,他和大家一样平平常常,他的故事并没有特别的地方,但他告诉我们,青春时光稍纵即逝,也许结果我们不能事先决定,但是,过程我们可以更精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提到英雄主义,“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反思自己,截至目前,我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上战场英雄,但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英雄。工作的第一天,我也立志,要把我的学生教育得不一样,他们都不打游戏、不赖床、不吃外卖、不逃课,各个精神饱满,热爱学习、热爱运动、出类拔萃,将来都要成为社会上的重要齿轮,他们的运转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我就是我自己的大英雄,他们也将成为我的英雄。

【我们也能成为英雄】

可事实,我没成英雄成了笑话。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这一切是多么困难,我也非常努力地督促学生学习、做事,但,影响得只是为数不多的同学,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有着迷茫、困惑,这让我十分失落,怀疑自己。直到有一天,他跑到我面前讲:“你是我人生中的贵人,是你唤醒了我”。此刻,原来我也是一位平凡的英雄,影响着他,改变着他,因为我做了,他看到了,他听进去了,他才是我的贵人是唤醒我的人。当我又一次真诚地走进一个一个同学的心,发现我能影响他们,改变他们,而且他们还能转变更多的人,着也叫“英雄”主义吧。

同学们,他的故事平淡无奇,他的困惑你有,关键是你的选择,大学的平台已经搭好,怎么唱这场戏取决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