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三下乡】“语”你同行,“微光”助力—暨2019大学生暑期推普脱贫活动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9/08/31 00:00   点击数:  

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首要工程是向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攻坚,实现国家语言能力与综合国力相适应,西南交大微光助力推普脱贫实践队确定了本次开展活动的地点,并于7月17日前往四川省甘孜州汤古乡开展为期一周的普通话推广活动。

01

汤古乡位于九龙县西北部,是木雅藏族聚居地之一。通过前期搜集数据,了解到当地藏民在家庭内部多使用濒危语言木雅语,对外则多使用川方言,普通话能力普遍较低。此外,汤古乡属于农业和牧业混合区,当地有着大量农牧民,生产力水平低下,贫困发生率达8.63%。由此确定了本次推普脱贫活动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儿童、中学生和青壮年,针对这三大群体开展在地化、参与式教学。

在出发前夕,队员们与当地政府先行沟通,在制定好前期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只为将汤古乡推普脱贫攻坚活动更好地落到实处。志愿者们主要采用入户调研、野外宣传、集中宣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

02

7月17-18日,志愿者们在出发12个小时车程之后,首先来乡政府所在的汤古村开展集中宣讲活动。主要通过张贴推普脱贫海报、发放活动相关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当地的干部、村民、儿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宣传推广。由于恰好处于农忙季节,村子里的青壮年基本都进山放牛和捡菌子。志愿者们在汤古乡扶贫干部的热心帮助下,驱车前往村民们集中放牧的牧场,将语言服务送到他们身边。当地牧民对于队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队员们先与当地青壮年农牧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了解到他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后,接着开展在地化教学。队员们借助《普通话1000句》等普通话学习资料和《语言扶贫》APP等学习工具,教授他们与生产专业知识、销售农产品等汉字书写和普通话日常用语;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利用实际发展需求,进一步激发当地木雅藏族牧民对普通话学习的热情。

03

7月19-20日,志愿者们来到汤古乡伍须村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当地进行暑期支教的外地大学生的协助下,合力开展了普通话教学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语言学的专业优势,事先就查阅资料了解当地木雅语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异以及学习难点。在课上,首先通过手势、实物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第一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发音再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平翘舌音的发音方式与发音技巧。帮助学生打好拼音基础,提高普通话学习自信心,解决日常说普通话遇到的实际障碍。

紧接是中华传统文化小课堂,志愿者们带领当地儿童共同朗读事先准备好的5篇中国经典文化故事,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歌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让孩子们课堂讨论故事情节和蕴含其中的价值观。

mmexport1567180261172.jpg

之后开展“讲故事大赛”,把课堂交还给小朋友们,鼓励小朋友们用普通话完整地把故事讲述出来。队员们通过把文化教学引入语言学习中,有利于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培养汉语口语能力。课后之余,根据孩子们实际的普通话能力,开展了一系列词语接龙、你画我猜等趣味活动,将教、学、趣有机结合。整个活动趣味十足,小朋友们都积极参与。志愿者们还改写了儿歌歌词,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让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母语和普通话唱出来,在一遍遍传唱中提升普通话语感。孩子们的父母则表示因为志愿者们的到来,让自己的小孩在暑假中度过了很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04

崩崩冲村是本次“微光”小分队推普脱贫活动的最后一站,7月22日队员们来到中学生较多的崩崩冲村。首先对当地中学生进行普通话学习现状问卷调查,发放了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普通话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使用情况。接着通过示范如何进行开展问卷调查对他们进行初步培训,结合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力求让当地学生成为此次推普活动中平等的一员,共同参与普通话推广与调查推进工作。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宣传方式,让当地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推广的每一个环节,与志愿者一起深入家庭进行调查和推广。小志愿者们在村群里发放和搜集电子版问卷,争取将调查对象范围最大化,以“点带面”推进普通话推广。

小志愿者们在活动过后纷纷表示好评,这既能让他们深入了解国家的语言政策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同时也在参与宣传和调查的过程中得到很多锻炼普通话的机会,唤起他们的语言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身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力量。

mmexport1567180269236.jpg

培训学生填写调查问卷

05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西南交大微光助力推普脱贫实践队以汤古乡当地居民的实质需求,将在地化、参与式教学和推广普通话相结合。弥补课堂培训形式单一较少互动的不足,深入社区、家庭,了解村民需求,通过普通话推广,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优势,认真完成推广普通话的任务,用自己的力量将普通话推广带进汤古乡每一个村落。也在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对汤古乡的语言生态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能为当地今后推广普通话提供可靠的数据。

志愿者收到奖状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