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地学】地学三下乡|“旧丝路 新思路”返乡调研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9/09/01 00:00   点击数:  

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我们此次12位同乡自行成团,探寻家乡宁夏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化。

此次实地调研我们主要选择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乡镇—永宁县杨和镇,因为永宁县属于银川市,是先一批城镇化的乡村,在这里,我们将调查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杨和镇所经历的一些变化。我们从基础建设、人力资源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着手调查,探访了一些本地人家,采访他们这些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为自身所带来的切实好处。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商埠重镇,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昔日的丝路重镇摆脱了“不沿边”、“不靠海”的对外经济发展困境,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距离银川20公里的永宁纳家户,从明代起就是标准的伊斯兰聚居区。这里除了500年历史的纳家户清真寺外,还有气势恢弘的中华回乡文化园。文化园主体大门仿印度泰姬陵设计,拥有中国最大的回族博物馆、伊斯兰教礼拜寺和回族民俗村。

调研伊始,本组成员本着“时代发展”的原则率先造访了杨和镇村部,看到很多令人值得尊敬的的本地模范。孝亲敬老模范沈希忠,时刻将孝义记在心间,十年如一日服侍高龄瘫痪在床的父母,无微不至,无怨无悔,用赤诚的孝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模范马学勇,从事回族二毛皮传统工艺生产10余年,始终坚持公平买卖、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经营理念,使这项回族传统工艺发扬光大、焕发生机,被评为第一届“最美永宁人”。

随后,小组成员又前往永宁县杨和镇居民区,永宁县杨和镇杨和村位于永宁县109国道以东,全村共有530户3949人,现已全部住进安置小区。该村所种温棚蔬菜户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是全镇农民农业产业收入最高村。村子中有多种特效设备,使人仿佛置身于未来城市。小组成员在此也感受到了永宁县的蓬勃发展,看到家乡如此昌盛亦是感到自豪。

最后,我们在杨和镇标志建筑旁采访了行人,了解到了当地人对其家乡的看法。采访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杨和镇在国家一带一路影响前后的变革,以及杨和镇的现状,另一方面是对永宁县未来发展的展望。当地人表示,对家乡目前的发展表示十分满意,也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家乡能变的越来越好。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一带一路以来永宁县迈出的第一大步,交通也因此越来越发达,人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当地人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希望家乡会绽放出它的光芒。本次返乡社会调研使本组成员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更加深入而不为人知的地方,也对一带一路对家乡的影响有了独特的领悟。

至此,本次返乡社会调研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