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6月19日 10:37 星期四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竢实扬华、人文日新--记人文学院十五周年院庆庆典大会

来源:团委   作者: 校团委青年发展办公室     日期:2019/05/26 00:00   点击数:  

竢实扬华,人文日新;为庆祝人文学院成立15周年。5月25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15周年院庆庆典大会。

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校工会主席闫开印、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志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杨平、数学学院党委书记徐革、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刘玉、国际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王书会、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许金砖、文科建设处副处长陈姝君、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勇、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琼、人文学院院友;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葛永明、人文学院院友;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闵光辉、人文学院院友,茅以升学院党总支书记甘霖、人文学院院友,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党总支书记柯小君以及学校机关部处院友出席本次大会。人文学院各系所教师,院友以及学生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大会由党委书记向仲敏主持。

奏唱国歌后,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代原艺术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校党委书记王顺洪发表讲话。王顺洪代表学校党委向人文学院全体师生,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向为人文学院发展贡献力量,无私奉献的全体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他表示,在党委坚强领导下,人文学院紧抓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出众多在社会各行业昂扬奋斗的卓越学子。学院围绕文科繁荣行动计划,坚持入主流,有特色,精干化,高水平,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上取得众多高水平成果。他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最关键的历史时期,学院应把握时代赋予的千载难逢发展机遇,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他向学院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立德树人,强化使命意识,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二是主动聚焦,积极探索与交通运输工程等优势学科统筹发展的道路;三是团结拼搏,学院要打好团结牌,提升综合实力,促进共同发展。在讲话最后,桂书记饱含深情地说道:“祝人文学院十五岁生日快乐,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祝愿人文学院明天更美好!”

而后,石磊院长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对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给在座的嘉宾与师生们带来了学院发展报告。石院长的报告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回顾人文办学历程,二是展望未来征程。石院长介绍,十五年来,学院在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2008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10年申报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共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新闻传播一级学科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电影专业硕士,汉语言文学、传播学、广告学、音乐表演四个本科专业,全国以工科为主的高校由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仅有三所——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学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现有教职员工一百余名,正高职称近三十人,十五年来培育和引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三名,教育部戏剧及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全国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电视理论人才、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文化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成员等高层次人才近二十人次。在教学方面,学院教师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项, “编纂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和四川省规划教材”三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门课程在首届中国大学慕课精彩一百余评选中获奖,是西南交大唯一获奖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一带一路”民族语言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两项入选团中央优秀实践团队,获得教育部和团中央的表彰。第二课堂教育成果突出,学院团委获评“全国铁道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在科研方面,学院教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累计近五十项,包括西南交通大学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第一个重点项目,学院教师的独著获得教育部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还获得四川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广播电视学术优秀论文奖,四川文学奖、四川新闻奖等数十项奖励。在科研人才建设方面,2013年学院有了首个省级科研平台、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学院有四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四川省首批重点科研支部。在人才培养方面,十五年来,学院共培养六千余名毕业生,目前在校学生一千二百余名,学院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毕业第一年就申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院还承担学校美育教育、通识教育职责,为提升全校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年来,学院坚持“特色力量、质量精干、人才强干”发展战略,以质量提升推动内涵式发展为重心,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核心竞争力,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管理,推进国际化进程,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力推进学院全面协调内涵式跨越发展。石院长强调,这些成绩是在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取得的,凝聚了上级组织、学校部处、兄弟学院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凝聚着全院师生员工和学院历届党政班子的汗水和心血。

石院长表示,“新时代,新发展,新人文”,学院发展又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头。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视以及学校“文科繁荣”计划,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教育强国、双一流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新格局、新模式,人文学院需要重新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石院长介绍,学院要进一步做好以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重点的学科建设,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做好卓越和拔尖人才培养,做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中文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着力建设一流专业——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全媒体新闻传播培养和传媒实践能力培养;中文拔尖学生培养要引导学生回归经典,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进一步做好通识和美育教育,让技术与人文相得益彰、相互融合;做好“交通+”等。

“回首来时路,我们每一个人文师生都有理由对人文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学院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一位又一位教职员工的矢志奋斗,得益于一届又一届人文校友的真诚相伴,得益于一批又一批人文学子的青春活力,也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交通天下,人文协行,让我们与天地交通、与人文同行!”最后,石磊院长以激昂的鼓励作结,在座师生纷纷鼓掌欢呼。

院友代表,2005级广告学专业唐虓回顾自身学习经历与发展阅历提出三点期望。他希望人文学院紧抓时代机遇,成为大师云集之地,培养“五有交大人”;紧抓人文学科特点,肩负社会责任,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发挥交大力量;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肩负起人类文明发展使命,让世界更加文明,让国家相信真理。

教师代表、中文系主任刘玉珺教授回忆过往十五载人文学院发展记忆,从2015年成功申报中文学科一级博士点到人文学院建立,她对于十五年来为人文做出贡献的所有人表达深深的敬意。她表示人文学科的发展深刻改变世界,“交通”不仅代表着道路通畅,更是交通融合而万物生的境界。人文是古人的礼乐教化更是今天所秉持的情怀与精神。她坚信在师生及各路人士的共同奋斗下,人文学院必将迎来薪火不断的发展。

2015级本科生、竢实扬华奖章获得者张强作为学生代表发表了他的讲话。他认为人文学子能说、能干、能闯、有志向、有担当,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人文学院必定能在新一代的“长征路”中大放异彩,硕果累累。“我也许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一定是我最好的人文。”张强如是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