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社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时代新人——学院师生赴广东省深圳市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8月28日至29日,电气工程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共育时代新人”社会实践队师生一行,赴深圳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校企合作交流与实践参访活动。
探访行业一线,感受前沿科技魅力
8月28日上午,实践队首站到访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园深瑞”)。在企业展厅,师生们详细了解了长园深瑞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与前沿产品。通过生动的沙盘与图文演示,实践队员们对长园深瑞研发的围绕五大环节“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全方位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有了系统认知。长园深瑞在电网保护控制及自动化、智能配用电、智能运维系统、综合能源及碳中和、云服务及平台、智能一次设备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前沿探索,给实践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校企座谈交流,共绘协同育人蓝图
参观结束后,双方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长园深瑞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监王筱、副总工程师韩茂林、工程技术中心培训及知识转化部部长李凤海、设计中心授权行销组经理辛晓杰(电气本科2017届校友)、研发中心系统部研发专家岑银(电气本科2006届、硕士2010届校友),人力资源部部长陈梅与实践队师生开展交流。
会上,师生们深入了解长园深瑞的企业概况、校招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以及2026年校园招聘计划,同时学习了长园深瑞研发的“继电保护数字孪生培训仿真系统”。学院团委书记张异代表学院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贡献与院企合作模式,并提到,长园深瑞的关键产品与核心技术同学院的专业布局高度吻合,希望双方能以此为契机,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在交流环节,队员们踊跃提问,就职业发展、行业前景等问题与企业专家深入探讨。交流过程中,校企双方以供需两侧角度共同探讨了未来合作育人路径,共同致力于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双方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进一步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赢关系。
深入工程项目,理论实践紧密结合
为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8月28日下午,实践队在长园深瑞专业人员的陪同与讲解下,深入变电站参观,近距离观摩了110kV/220kV 1M变压器、柔性测控装置屏、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屏、直流馈线屏及220kV线路复用接口屏等一系列核心产品,对电气工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
8月29日,实践队来到中建南方投资公司。市场拓展与投资部副经理(主持工作),电气本科2013届、硕士2016届校友姜昊带领实践队实地参观了新近竣工的石鼓地铁站。师生们先后进入站台门控制室、高压检修室、35kV开关柜室、备用照明电源室、及车站控制室等关键功能区,并进入轨道区域近距离观察相关设施,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复杂性与精密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话优秀校友,汲取榜样成长力量
为帮助在校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将优秀校友的职业发展经验转化分享,实践队员还组织开展了优秀校友深度访谈。
在长园深瑞,实践队员分别访谈了辛晓杰校友和岑银校友,了解了同一企业内不同职业路径的发展特点。辛晓杰校友分享了自己毕业后扎根企业八年的成长历程,介绍了其所在的售前技术支持岗位对均衡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的要求,并提出了“将个人视为企业来经营”的理念,鼓励同学们注重个人品牌的塑造。岑银校友则从研发专家的角度,分享了对技术的热情与专注是研发人员的核心素质这一观念,并强调了在求职时,具备与目标岗位高度相关的项目经验是突出重围的关键。
在中建南方投资公司,实践队员与姜昊校友进行了深入交流。访谈围绕其从技术岗成功转型至市场与投资管理岗的职业发展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了其在市场营销、投标管理、投资项目前评估等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姜昊校友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了踏实做事、洞察逻辑、保持市场敏感度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在工作中如何通过专业性与真诚务实的态度获得客户认可的宝贵经验。他还鼓励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要学好专业知识,并敢于表达、展示自我。
三位校友的分享覆盖了职业转型、岗位深耕、技术研发等多个维度,他们的真知灼见与恳切建议,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职业启迪,引发了大家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此次深圳之行内容充实、成果丰硕,不仅加深了学院与行业领军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接触行业前沿、认知社会需求的宝贵平台,对学院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初审:赵娜
复审: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