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20日 06:56 星期一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三下乡】洪坪村的“受难”与“重生”——西南交通大学生赴贵州铜仁社会实践报道

来源:校团委  作者:校团委     日期:2012/10/14 0:00:00   点击数:3810  
                                                          文章作者或来源:艺传记者团 记者:剧恬 编辑:张瑶 余秋实

为响应校团委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锻炼”的号召,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组织了六支调研实践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由晁霞同学带领的“润物无声”团队便奔赴了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

2011年西南地区遭受百年难遇的大旱灾之后,2012年西南地区的旱情仍然不容乐观。本次实践活动主要是深入铜仁市江口县少数民族群众内部,了解灾区群众现在的生活状况,号召更多的人来帮助灾区人民。实践队共有三名队员,出发之前队员们做了搜集当地气象信息、制定行程安排、联系相关部门等准备工作, 2012818日晚在队长晁霞的带领下他们正式踏上了下乡的路程。

干旱问题仍严峻

2012819下午5:30,经历了数十小时旅途的奔波之后,实践队一行终于到达了调研目的地——江口县。当晚,江口县团委副书记杨坤亲自接待了队员们,并详细介绍了扶贫重点村的具体情况。

第二天一早,实践队队员们在当地团委办事人员李江玲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去年受灾较为严重的洪坪村。一路上,田地里可随处可见的是干瘪、发黄的玉米棒和有些枯萎的叶子。因为当地水资源条件有限,只有少部分村民使用井水,另一部分村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村里的公用取水点。对于这样干旱的环境,村民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挑水变得和每日的工作一样,平常却必不可少。队员们先后参观了洪坪村的几大取水点,发现这里的水质并未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只是简单的沉淀等工序。

通过走访当地的村民,队员们了解到,当地的用水情况不容乐观。村民表示,村里一直受干旱的影响比较大,在去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之后,几乎没什么收成,旱灾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生活和经济收入。面对严重的旱灾,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外出务工,村里的人数大量减少,存在不少留守儿童和老人。

除了干旱,交通问题也是影响当地发展的严重障碍,面临着位置偏远、道路不畅通、信息闭塞等诸多问题。

各界帮助暖人心

尽管环境如此艰难,但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让洪坪村村民又看到希望。在和他们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政府部门会出台水利扶贫政策,修建水窖、水池以及抗旱用地,并拨发一定的财政补助,帮助当地群众。去年,国务院批准实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其中,2011年至2020年,水利建设大中小微并举,投资954亿元,重点建设521处骨干水源工程,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保障城乡安全饮水。

同时,在村党支部书记杨林的正确引导下,村两委先后筹资改善村级活动场所,铺修通组公路,大力发展种植业,全村烟叶种植面积从600亩扩大到920亩。调研期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烘烤成熟的烟叶,希望以此来发家致富。

洪坪村的旱情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队员们从当地的一位新闻工作者那里了解到,去年的西南大旱中,有一个取水多年的水井干枯了,他把枯井图片发到网上,仅一个小时的点击量就已达到数万,旱情引起各地人民的关注,同时得到了公益人士的热心帮助。

有了来自各界的帮助,村里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农作物生产用水基本有保障。一条条水泥路向着村外延伸,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村舍拔地而起,洪坪村变富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更高昂了,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获益匪浅心劲足

结束了为期7天的调研实践活动,队伍于2012825返回了学校。谈到对这次活动的感受,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不小。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更加深刻的认识了现实社会,将在校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同时认识到理论知识的不足,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热情的当地政府和淳朴的父老乡亲都带给大家太多的感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还有太多太多需要帮助的人们,“三下乡”活动只是一个平台,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外界提供信息,号召更多的公益人士来帮助灾区人民群众,也让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

在采访结束时队员黄俊说:“作为祖国的年轻一代,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所剩无几的大学生活里,我们唯有更加努力,才对得起内心深处的这份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