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5月19日 04:55 星期日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人文]【“文”以载道】记荷兰鹿特丹交响乐团首席郑锦龙教授“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鉴赏”讲座

来源:人文记者团  作者:人文     日期:2016/4/14 21:58:00   点击数:3230  
    4月14日下午2时,“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鉴赏”讲座于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八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正式举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荷兰鹿特丹交响乐团首席郑锦龙教授,应邀出席的有著名文化人、郑锦龙教授的搭档李中云先生以及四川交响乐团团长牟岭虹。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甘霖、音乐专业教师杨自力等部分教师出席。各学院、专业的学生纷纷慕名而来,现场座无虚席。

甘院长首先上台致辞。他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人文学院音乐专业的全体师生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对郑锦龙教授与李先生的到来表示衷心地感谢。甘院长在讲话中提到,体育与音乐构成了教育的两极,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做好事情。“乐由心生,音乐是从音乐家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甘院长笑言,“古有伯牙与子期,今有锦龙与交大。西南交通大学从来不缺乏音乐的知音。”在阵阵掌声中,郑锦龙教授带着他的小提琴快步走上台来,向场下师生致意。

       

郑锦龙教授首先阐述了他对音乐的理解。他认为,音乐是经过精心组织、被提纯的声音,“声音的最高境界就是音乐。”接下来,郑锦龙教授介绍了门德尔松的生平,并表示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影响深远,这导致了他们作品的“Articulation(郑锦龙教授译之为‘语气’)”有所不同。说罢,郑锦龙教授拿起小提琴,分别将贝多芬与门德尔松的作品演奏了一小段。演奏完毕,他坦言,同样都是慢板,贝多芬的作品表现出的是人性的庄严,而门德尔松的音乐却是梦幻、纯洁的。为更好地诠释不同作家的“Articulation”,郑锦龙教授还做了生动的比喻:“你可以从一个人的口音中判断他是哪里人,音乐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莫扎特像在用音乐做游戏、是乐天的,勃拉姆斯会给你欲言又止的感觉,而门德尔松的音乐是优雅华丽的。”每介绍一个人的音乐风格,郑锦龙教授都会演奏其代表作品的一小部分。最后,郑锦龙教授以门德尔松的《乘着音乐的翅膀》结束本次授课,演奏完毕,场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讲座中,李中云先生讲述了郑锦龙教授的求学之路以及人生经历。他特别提到,郑锦龙教授的左手曾在一次车祸中遭遇粉碎性骨折,手臂上至今还有六根钢钉。是音乐带给他强大的毅力,让他能够继续演奏小提琴。“我实在是太喜欢小提琴了,所以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决定自己寻求治疗方法。从受伤到手臂可以动,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郑锦龙教授说完,观众席中先是一阵赞叹声,随即响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观众提问环节中,观众们主要从“如何感受音符背后的感情”、“如何演奏难度很高的巴赫的作品”等方面进行提问。郑锦龙教授结合自己的演奏经验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有的同学好奇,郑锦龙教授为何在演奏的过程中没有很多看上去很“投入”的动作?这个问题让观众席中爆发出了笑声。郑锦龙教授也笑了,但他随即表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拉琴的人,一种是商业演出者,他依靠的是视觉刺激;另一种是艺术家,他纹丝不动,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音乐。最后,他引用被誉为“上帝的小提琴手”的Heifetz对学生说的一段话:Why you move so much and why you show so much emotion on your face? Because you are so poor of your expression.”结束本场讲座。

       

据悉,《门德尔松专场音乐会》将于4月17日晚在成都娇子音乐厅正式拉开帷幕。本次音乐会由荷兰指挥家Peter·Santa执棒指挥,郑锦龙教授也将登台演奏《仲夏夜之梦序曲》《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苏格兰》等经典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