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头短发别着两个亮晶晶的发卡,干净利索,还不时用食指和中指去扶一扶镜框。这个略显斯文气质的人,竟会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最先乘坐直升飞机到达震中映秀,成为都市类媒体中第一位抵达映秀的记者。她就是李寰,我们唤她做“寰姐”。
寰姐在上大学前,就有了想要当记者的职业梦,但由于家里人的反对,她只得在父亲的“指示”下报选了英语专业。“但进了大学之后我就更加想要成为一名记者”,再加上对于足球的热爱,在大二时进入飞利浦大学生足球网,担任校园记者。并在大三时,进入川报的文体新闻部做实习记者。
2005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成都晚报》实习,由于报社领导的安排,又不得不舍弃足球记者这一身份,转而进入法制部做法治新闻记者。初进入法制部时,采访到一些法制专家时,总会受到歧视,被调侃需要接受“普法教育”。然而,“我并不把这样的话看做是嘲讽,相反,我觉得这是在督促我学习。”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采访实践过程中,她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最终成长为一名资深的法制记者。2007年李寰进入《华西都市报》法治新闻部。2008年,由李寰采写的《有了两套房,还能买到经适房》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被评为当年华西都市报年度最佳调查新闻奖。
在谈及记者应具备的素质时,李寰说道,首先是要敬业、要有激情,只有热爱这一行,才会有热情去做好这一行;其次,作为记者还需要时刻怀揣着一股新鲜感,去发掘新闻,去发现不同的背后故事;最重要的就是与被采访者打交道的能力。“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学历并不等于一个人的采访能力,只要你有一双发掘新闻的敏锐的眼睛,及与人良好的沟通能力;经过一定的磨练后,你也会成为一名好记者。”
最后,寰姐还鼓励校园记者要多实践,要在不断实践中累积实战经验,学会各种处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