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浇开成功之花
——记07级自强之星孙培秋学长专访
记者:黄永红、李红雨、肖琦
来自山东农村的他,深知学习对于改变贫苦命运的重要性,在大学四年里掌握了过硬的理论知识,连续七次获得校级综合奖学金,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专项奖学金。
目光长远的他,明白学以致用对于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参加过SRTP国家创新型实验项目,在《高分子学报》和《功能材料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在西南交通大学第二届“金相技术与热处理知识”实验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分别在第三届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和第七届苏北地区数学建模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党章党史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自强不息的他,深切懂得培养优良的实践技能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期间到公司工厂实习,进行市场调查及分析;在校期间曾担任中国网通电话卡的校园代理、招商银行卡办理业务代理等一些兼职。
他就是被冠以“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校级荣誉称号的07级“自强之星”孙培秋学长。
从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第十六党支部委员直至支部书记,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新生直到四年的材三班长,从辗转艰辛的兼职新手直到学院办公室的的辅导员助理,每一个华丽的身份转变的背后都饱含了孙培秋学长无比艰辛的奋斗历程,他用奋斗诠释了自强不息的蕴意。
不论于你,于我,于他,成长都是一支歌唱不完的歌,它记录了生命中每个闪光的时刻。2011年5月21日,材料学院新闻中心的记者带领大家走进孙培秋学长的世界,聆听他那支用青春激情演绎的奋斗曲。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对于自强的人,痛苦和不幸就想铁犁一样开垦着他内心的大地,虽然痛,他却在地里播下希望和奋斗的种子。
虽然家境贫寒,但这丝毫不影响孙培秋学长对梦想的追逐,反而激起了他更顽强的斗志。在他心里,尽早确立一个合适的人生目标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早在07年刚刚拿到西南交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孙学长就仔细阅读了随通知书一同寄来的附件,其中包括大学里的一些奖励制度,学生组织和其他一些相关事宜。也就是从看到那份通知书的那天起,他就为自己设定好了大学四年的目标,规划好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写出了大学里的“十做”和“十不做”。在他的规划里,大学里的学习和工作各占50%,他要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步得到提升。当然,对于一个还未步入大学校门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要做出一份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还是不容易的,而孙学长的灵感来自《二十二朵玫瑰》的启发,书里讲述了二十二个来自世界各大名校的优秀大学生的优秀事迹。
在孙学长看来,在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不能放纵自己,要时刻坚持自己的原则,为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众所周知,乡村的孩子想要跳出农门,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学习,也正因为如此,从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孙学长就立志一定要凭自己的劳动改变穷苦的命运!
在大部分新生还沉浸在刚入学的新奇之中时,孙培秋学长已经开始了发奋学习,并且他还在学长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兼职生涯。在三号宿舍,遭遇了大学里的第一次碰壁后,他学会了坚强,更学会了总结,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声音;在酷热或者寒冷的校园里,路过花前月下的情侣,他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到处张贴广告,穿梭于各大宿舍间去向客户收账;在孤独的自习室外,连续学习整整一个晚上之后,他才在管理人员的催促声中向宿舍走去。当然,不同于其他同学,孙学长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自学将老师所讲知识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全身心投入,用责任践行共产党员的职责
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责任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论是做班长,做校园总代理,还是做党支部书记,作为一个个团队工作的领头人,孙培秋学长都有很强的责任心,他对每一件事都特别认真,严谨到追求每个细节的成败。
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除了带领班级同学参加学院和学校规定的活动外,他还组织大家参加了很多集体活动。中秋夜,三号宿舍楼外的狂欢缓解了大家的思乡之情;闲暇时,厨房里的饺子馅儿增添了班里的欢笑声和温馨感;锻炼时,运动场上的羽毛球、足球和乒乓球演绎了班级一家亲的幸福场景。
如果说,刚开始做班长需要的只是一股激情,那么,要在四年如一日地做好这个职务,却更多的是需要一种责任。因为对同学的未来负责,因为对老师的信任负责,因为对自己的坚持负责,他默默地承受着做干部鲜为人知的苦楚。班里同学闹矛盾了,他尽心调解;地震灾难降临时,他悉心安排,踏实守护;同学有对班级事务有看法时,他设立班级邮箱,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他就是这样,用瘦弱的双肩挑起了材料三班的重担。积极培养班级同学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带领班级连续获得“优秀班集体”、“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同样,在担当其他职务的时候,孙学长也时刻不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他主动与其他人互动交流,深入了解群众需要,充分发挥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很好地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了其他人学习的榜样。在参加SRTP创新型实验项目和数学建模等团队活动时,他积极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团队中起到了凝聚剂的作用,帮助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自我管理,轻松玩儿转多重身份
离开了父母和老师的束缚,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孙培秋学长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锻炼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做班长,他如鱼得水;搞学习,他出类拔萃;做兼职,他轻车熟路……勿容置疑,每一个领域,他都是佼佼者。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孙培秋学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了这无限的价值?他到底有什么独特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源自他对时间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他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学长告诉我们,他在大学四年里每天都会对自己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好规划,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分主次,分条理地把自己该做的事情编上号,然后要求自己按计划完成每天的任务。当然,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尤其是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种坚持的毅力。刚开始,可能很难照计划执行,此时自我约束力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逼迫自己去完成。这样,慢慢养成习惯,长此以往,自然就不会感觉事情杂乱无章,浪费了时间却了无所获或者收效甚微了。
谈及现代大学新生离家在外求学时的自理能力普遍偏低的现状时,12岁就离家寄宿学校的孙培秋学长对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他认为大学生首先需要锻炼的就是自理能力,这之中也包括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锻炼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让他从小事做起,例如可以派他去借一个教室,第一次给他讲解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后就让他独自去完成这项任务。也许,刚开始时他会挫败,也会委屈,会辛酸,但是,经历过几次失败之后,他就可以胜任诸如此类的工作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自理能力也在渐渐提高。
之所以会提出这些建议,是因为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强者,他必须在不断地磨练中逐渐成长。就想孙培秋学长他从小离家在外,没有了父母的庇护和宠爱,自己便要学着成长得更快。而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自信心很重要。不管你承受了多么大的苦难,只要你坚信你能行,最终成功之花将会为你盛开。
蓦然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活留给了孙培秋学长太多的回忆,有酸涩,有欢乐,更多的却是自己用奋斗的汗水浇开成功之花的喜悦和那不舍的情怀。
在人生的风雨的洗礼中,他一次又一次地搏击,一次又一次地超越,直到,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尊严和高度。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世上的路,都是用信念走出来的,而头顶的天空,永远都是精神自强者的辽阔疆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衷心地祝愿以此为格言的孙培秋学长在读研及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畅通无阻!
材料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