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2时30分,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举行了茅以升学院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理事受聘仪式。大会后,在图书馆2号报告厅及茅以升学院文化素质基地进行了同理事会理事交流的第一期“聆听·卓越”名家访谈会活动。
出席的理事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电信技术专家朱中梁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院士,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余卫平董事长,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王争鸣院长。
访谈一开始时,主持人以幽默风趣的言语让会场严肃紧张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访谈正式开始。
主持人就向四位理事提出了问题:作为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的理事,想必各自都同西南交大有分不开的渊源,那么有什么渊源呢?
钱院士: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交大人。小时候就对火车特别好奇,中考考好了家里奖励自己坐了次火车。当时觉得火车哪都好,就是烟太大(当时是蒸汽机车)。于是高考完后就进了西南交大,从大学开始追梦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都在西南交大!
朱院士:从小就对茅老很崇拜,而当时我的父亲也是桥梁设计师。自己也在后来学习了电气信息。自己的工作是和高速铁路有关的,这也是和交大的渊源。
王院长:我是西南交大还在峨眉的时候的学生,当时学的就是交通运输,是交大的校友。
余董事长:我的公司是曾经的唐车,而交大也是老唐院,都是在唐山。同时,唐车和交大的关系,就像车与制动,这是生命的渊源!
同学提问:钱院士你好,请您给我谈谈我国现在与日本轨道交通上是否仍然有差距?
钱院士:当年我去日本时,感觉日本当时科技太发达了,我国和日本的差距确实很大。而当时在日本时,真的给自己打击很大,本来觉得中国很完美的,结果却这样。但是那是却是激励了自己,要为祖国强盛而努力。我觉得梦的实现不是自己职称提升的而成功,而是为了国家的需要而做出应有的价值展现。而现在我们的轨道交通已经不落后于日本。
同学提问:朱院士,对于大学学习中,我们需要花多少精力去学那些交叉学科的知识上?
朱院士:我觉得学无止境,作为大学生,现在最应该做好的就是打好基础。毕竟将来你在从事各个方面的时候都需要这基础。而对于学科的交叉,我觉得现在你们需要的是要有哲学的思维,就是辩证思考的能力。
同学提问:中国高铁在未来的发展情况?
余董事长:中国未来的高铁一定能够引领世界。而我这有九个字:“更高速、更舒适、更便捷”。
同学提问:余董事长在理工科学生就业中,女生招聘受限的问题对于学工科的女生是很无奈的事。那么贵公司在招聘女生方面更女生哪些能力呢?
余董事长:我们唐车对每个新来的员工的职业生涯都有两个通道:没有平台来找我,没有知识自己加班加点去补上!
同学提问:对于院士,我们都觉得是很神秘的大师,那么院士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都是什么样的呢?
钱院士:我觉得自己最美好的时候是在学生时期。现在自己很少再有以前那种出去打打篮球,运动运动的自由生活了。
朱院士:我觉得不当院士的日子还好过点。如今社会对院士需求太多太高了。我自己感到每天压力很大,似乎永远学不完。而自己精力也是有限的。社会对院士期望很高,而自己一个人的能力确实有限。所以更多的事还是靠大家一起来完成的。
同学提问:各位前辈,你们对于史铁生的“我懂了时,我后悔了。”这句话的看法。
余董事长:对于这句话,我们肯定是没有的。有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绩。而我也觉得,其实现在自己是杂事太多了,自古忠孝难两全。我欠自己家人太多了。这或许是我们的遗憾吧。
访谈最后,四位理事分别给我们学生留下了四句寄语:
朱院士:祝茅以升学院真正发挥创新之魂。
钱院士:愿茅以升学院学子个个都如茅以升一样。
余董事长:相邻相扶唐山人,相期共造最高峰。
王院长:勤奋、务实、创新。
【唐臣人·新传媒】新闻网络工作室
文字:刘毅杰
摄影:彭显杰
编辑: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