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传记者团 记者 李纪轩 马玥茹 黄宗懋 王天胜 编辑 马玥茹
人说,成都是一座大茶馆。不论店门口是商业街还是稻田,不论杯子里泡的是龙井毛尖还是叫不上名字的劣茶,只要走进茶馆,人便安逸下来,悠悠的点上一支烟,热热闹闹的开一桌麻将。茶馆里弥漫的不是茶香,而是悠闲平和的心态。
茶馆显尽百态人生。千千万万的人,有着千千万万的情思,纷纷扰扰萦绕在这座正在成长着的城市身上,默默品味着、体会着、对比着,最后只是端起茶杯,饮尽这一杯。为什么茶馆如此吸引人?艺传记者团带着相机,带着纸笔,带着好奇,走进了观音阁茶馆。
观音阁茶馆,双流县彭镇马市坝街64号,面积不大不小,摆满了粗糙的木头长桌和光滑的竹椅子,静静的守在在热闹的集市后头,等着自己的知音到来。从高高房顶斜射进来的银白色日光并不足以照亮整个茶馆,但是供人喝茶聊天足以。茶馆里弥漫着土制叶烟和茶水的气味。上午十点,正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茶馆坐满了茶客。
老板娘带领记者走到一张围了半圈人的茶桌处,利索的搬椅子擦桌子,引得原本坐在一桌的老人们纷纷看过来。略打了个招呼,老人们就打开了话匣子。“我71了,在这里喝茶30年了。”杨顺金老人说,“成都人都离不开茶,在哪里都喝。”记者问及为什么专门来这里喝茶时,一位72岁的老人刘永贵张开五指,郑重的挥了挥:“55年都这样过来了,来这里喝茶已经习惯了。”老人们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成都和茶馆的感情:“就是好。我们没有文化,不能乱说,但是这里就是舒服,安逸。”他们每人面前放着一杯一块钱的茶,抽着自制叶烟,用方言大声说着话,时不时发出笑声。不需要其他娱乐的工具,也不需要讲究的茶具茶叶,他们坐在一起,聊聊天,就是休闲。
除去当地茶客,还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带着“长枪短炮”来到这个古老的茶馆。“我骑车来的,十多公里。”一位中年男子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说,“我经常来这里,觉得这里最有老成都的感觉。”他介绍到,茶馆里凹凸不平看不出材质的地面叫做千脚泥。这原本是最普通的土地,被水汽弄软了,又被老百姓一脚一脚踩过来踩过去,渐渐变成了这样。“你看这里,就是文革前夕的样子,原本这样的茶馆,成都大街小巷里常见,现在基本上没了。”问及他心目中的“最成都”,他笑了笑;“形式化的答案我可以给你很多,可是哪里有什么“最成都”呢?成都不过就是一个地名,你不要把它扩大化、形式化。你自己感觉到的那个样子,就是成都。”
另一位摄影爱好者唐其曾是大学哲学系教授,见到我们这些学生十分亲切,请我们为他做模特拍照,也主动的接受我们的采访。“比起别的地方,这里的变化非常小,历史被保留下来,让人觉得很真实。”他说,“这里古老,却具有生命力。你可以看到茶馆吸引来许许多多老百姓,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种原汁原味,简单亲切的感觉。”
茶馆老板李强是一位四十多岁黑瘦的中年男子,在双流机场工作,工作结束就回到茶馆里帮母亲和妻子的忙。他坐在墙角处的藤条椅子上,带着蓝牙耳机听新闻,顺手拍一拍身后的墙壁。“两百多年了。以前是个寺庙,民国就改成茶馆了。很多很多年了。四年前地震的时候,这里的一片瓦都没掉,结实着呢。”
老板向我们介绍到,观音阁茶馆针对的都是老人家,一块钱一碗,经常有人从早喝到晚。茶馆没有麻将桌,因为打麻将会让这里变得喧闹,与这种环境不相配,让人觉得不舒服。“就这样旧旧的,这才是这间茶馆的本来样子。这些人来这里喝茶不知道多少年,比如那边八十来岁的老太太,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这一辈子就在这里喝茶。这茶馆里有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老板指着一边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
“你坐在这里喝茶,外头的事如何就都放下来,静下心来,休息,就这样,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茶馆应有的样子。”老板说他没有重新装修,也没有提高价格,都是想要维持茶馆的本来面貌。“这里老年人多,就会觉得很安静。有时候老人们会说,‘明天茶馆见’,不必说明到底哪家,彼此心知肚明。这种感觉不能被破坏。”
十二点左右,茶馆渐渐空了,老板一家人在煮茶的炉灶上煮了一锅白粥、几样小菜,围在一张茶桌旁,开始午餐,没有离开的老茶客也与他们坐在一起,不需要主人邀请,不需要客人婉拒,他们坐在一起午餐,宛如一家人。茶客自行添水,摄影者随意走动,整个茶馆安静得如同一张黑白照片。
生活就是这样。老板和茶客都用自己的姿态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忙的时候便在外奔波,闲下来的时候就端一杯茶静静享受。或许,这就是成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