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二环路高架交通现状调研实践活动是在校团委的支持下,结合我校、院团委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二环路高架交通现状调研实践活动旨在倡导研究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业务实践水平,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实践活动筹备:夯实基础
参加此次交通调研的交通先行队是由7名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2012级研究生和学院辅导员李向蔚老师组成。交通先行队的各位队员在学习工作中均有相关的调研经历,而此次调研实践活动针对二环路高架的“双快”系统展开,将通过实地调研成都市二环路高架运营现状、BRT运营现状及其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情况,分析二环路“双快”系统的解决交通问题的优势。同时针对成都市二环路高架中存在的交通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并尝试从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角度提出建议方案,让二环路“双快”系统更好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7月15日—17日,交通先行队的队员们对二环路高架进行了踏勘,对“双快”系统有了较为细致的了解,并通过参考大量的相关教材和文献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为调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月18日上午9点,二环路高架交通现状调研培训会在九里校区眷诚斋8号楼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党团活动室举行,此次培训会上,李向蔚老师和交通先行队的队员们通过讨论确定了调研的相关安排、调研的内容和方法等具体事项。按照调研计划,调查将于7月21日—25日分为工作日和周末展开详细的交通调查。正值酷暑,所以李老师特别向队员们强调,调研期间要注意防暑以及交通安全。
调研活动开展:交通先行
二环路快速路全长28.3km,其东半环由连续高架快速路和地面城市主干路组成,西半环则由立交节点改造、快速公交独立高架、主辅道组成。快速公交车道专用,车道在高架桥中央,不准许其他社会车辆进入,时速得以提高。由于车站分布在桥中间,因此快速公交车将两侧开门,方便市民快速上下车。 快速公交站台采用岛式分布式站台,由地面层、站厅层和站台层3层结构组成,通过梯步、自动扶梯和人行天桥形成水平和垂直联系。全线共有28对站台,平均间距约1km,平均运营时速25km/h,预计日均载客量25万人次。
根据调研计划,此次交通现状调研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查二环路高架“双快”系统的交通运行现状,分析二环高架在解决交通问题上的优势;(2)调研二环高架快速公交(BRT)的运营现状,同时分析BRT与常规公共交通的衔接情况;(3)调研二环路高架在关键节点的上下达交通现状,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由于西南交大站和火车北站均为快速公交的换乘站,且站点附近有上下二环路高架的匝道出入口,故选定了西南交大站和火车北站作为调研的基站,开展二环路快速路地点车速调查、高峰小时车流量调查以及高架桥衔接和BTR换乘设施的调查。
二环路高架交通现状调研实践活动于7月21日正式展开,交通先行队的队员们于调研首日通过踏勘调研了二环路高架西南交大和火车北站的站点、公交换乘设施以及快速路出入口匝道,对二环路“双快”系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按照工作日和周末,我们分别在西南交大站和火车北站进行地点车速调查和晚高峰车流量调查。初步的统计结果表明,二环路高架上的小汽车平均地点车速达57.14km/h,现状的二环路高架运行情况良好,在没有信号控制的情况下,车辆运行呈现为连续流且车速较为稳定。
调研活动总结:专业技能
从实地踏勘到制定调查表格和调研计划再到正式的调研活动开展,经过长达两周的调研实践活动,交通先行队的队员们对二环路快速路和快速公交有了深入的了解,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并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此次调研活动中,对交通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接下来,交通先行队还将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和调研报告的撰写,来进一步挖掘二环路“双快”系统的优势和问题,并保证顺利完成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环路“双快”系统能否真正起到缓解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环境,这是个深刻而又沉重的问题。目前,还无法对刚刚投入运营的二环进行评价,著名的当斯定律表明,在城市交通不进行有效管制和控制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同时,我们也希望交通部门多多参考国内外其他城市快速路和快速公交的运营,通过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全方位指导“双快”系统的运营,使其发挥出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