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素质网

西南交通大学“高铁走出去”赴非洲社会实践队凯旋

2014/7/15 9:37:00 9998次浏览

7月10日凌晨两点,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走出去”社会实践队平安归来,结束为期十天的赴非洲社会实践。在非期间,实践队考察了埃塞俄比亚铁路现代化项目、中土集团埃塞公司总部、坦赞铁路以及中国政府援建的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非盟会议中心,瞻仰了中国专家公墓,访问了中国驻坦大使馆、坦桑尼亚交通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与两国的铁路工作者、中国援外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实践队由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10余位博士生为主的在校生组成,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学毅、校团委书记朱剑松等带团指导实践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记者随团采访。

带着担当和嘱托,实践队7月1日下午抵达埃塞俄比亚东部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德雷达瓦,开始第一站行程。在位于德雷达瓦的中土集团埃塞俄比亚工程公司,实践队与公司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展开交流,随后考察了中土埃塞米埃索-达瓦利铁路项目施工现场。该项目是参照中国标准实施的标准轨电气化客货混运单线铁路,是中国铁路标准走出去的典型代表。随后实践队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考察了中国政府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并到埃塞俄比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进行访问交流。

7月3日下午,实践队抵达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开始第二阶段的实践行程。实践队访问了中国驻坦大使馆,与中国驻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刘东进行座谈,刘东向实践队介绍了坦桑尼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现状。

7月4日上午,实践队考察了坦赞铁路始发站——达雷斯萨拉姆站,并与当地的驻坦中国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坦赞铁路连接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是东非交通动脉,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更是中非友谊的一座丰碑。实践队还专程前往安葬着65位为援建坦赞铁路牺牲的烈士的中国专家公墓进行了凭吊。在考察和交流中,实践队员更深刻理解了当年中国政府援建坦赞铁路的巨大历史意义,深刻领悟了中国援外专家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坦赞铁路精神。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博士生江峰表示:“异国青山埋忠骨,老一代铁路人这种勇于开拓,不畏艰险的精神不仅赢得了坦赞两国人民的称赞,更为中国和坦赞两国乃至中非之间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专家和坦赞人民并肩奋斗的精神需要作为新一代铁路人的交大学子传承下来,我们不能丢掉前辈们用生命和青春换来的中非友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中国的铁路建设运营技术为非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青年一代应该同非洲青年进行深入的交流,让中非友谊永久的延续下去。”针对坦赞铁路面临的困境,实践队队员和专家运用专业知识对坦赞铁路的下一步规划、管理、运营还提出了诸多建议。

7月4日下午,实践队考察了中国政府援建的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拜访了坦桑尼亚交通部,并与副部长Monica女士介绍了西南交大和中国高铁。7月5日上午,实践队访问了坦桑尼亚最高学府——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与该校工程技术学院的师生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高铁技术以及两校青年交流合作的机会。

西南交通大学组建“高铁走出去”社会实践队赴非洲实践,是学校继两次成功举办“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之后,又一次主动对接高铁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活动,也是学校2014首届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实践队参观考察了坦赞铁路、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非盟会议中心等中国政府在非援建项目,与在非中资企业工作的校友和工作人员、两国的铁路工作者、中国援外专家以及埃塞和坦桑政府部门、高等学府、青年学生等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友好情谊和非洲大陆令人鼓舞的发展和变化,重温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非人民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的宝贵历史。

这是西南交通大学第一次派博士团赴非洲交流,交大学子用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人文情怀和大爱精神,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非洲人民,在社会实践和服务中提升了专业才能,充分展示了交大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让世界友人真正地看到了今天中国青年人的才华、操行和素养。

西南交通大学“高铁走出去”赴非洲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中土集团、中铁二院、中铁二局、中铁三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