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筑梦行,支教动人心
抓着夏天的尾巴,8月12号上午八点,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三下乡团队从学校出发,开始了他们的暑期三下乡实践之旅。
经过两个多小时长途客车的颠簸,他们到达了这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地点:邛崃市大邑县茶园乡,并与当地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对接。12号下午三点,团队队长宋海龙和刘云逸到茶园乡文化站进行了考察,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并和团队成员一起对之前准备的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决定将支教课程安排为8月13号到17号每天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以及下午两点至四点,课程内容主要是舞蹈课,绘画课,手工课,写作课等兴趣课程,另外,志愿者们也为当地小朋友们开展了暑期作业的辅导。
13号,人文青协的志愿者们一大早便来到了文化站。走进教室,将近四十个孩子已经整整齐齐地端坐在座位上,等待着志愿者老师们前来上课,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在旁边陪伴着他们。
第一节课是手工课,主讲老师是蔡雨杉同学。拿到哥哥姐姐们分发的卡纸后,孩子们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讲折纸的每一步。其他志愿者则走下讲台,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们折纸的步骤,让他们学会自己动手折出可爱的钢琴,鲸鱼等等。折好以后,孩子们高兴地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给老师们看。他们脸上开心的笑容,让忙了一大早上还没来得及吃早饭的志愿者们觉得自己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之后,彭旭珏丹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来到教室外面的空场地进行了舞蹈课的教学。十一点钟,送走了小朋友们,志愿者们开始对上午的教学进行总结和讨论,准备在第二天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
下午两点,志愿者们来到文化站为小朋友们进行了课程辅导,有了之前爱心小学的经验,各位老师在小朋友们的作业面前也显得没有了那么多的仓促和慌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之后几天,人文青协三下乡团队的志愿者陆续为当地的孩子们开展了写作课,绘画课,手工课等等。孩子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显得听话乖巧,还主动帮老师洗画笔盘,收拾整理教学用品。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和懂事的言语,像夏天的清风,凉凉爽爽,吹进了每一个志愿者的心里。
充满了感动的三下乡支教活动在人文青协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志愿者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专注,热情,耐心”的志愿服务精神。希望这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能顺利开展到最后一天,也祝愿当地的孩子们在课程中收获到知识与快乐,在今后的生活中健康,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