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素质网

[青志联]【三下乡】赴花楸村实地走访深入调研

2017/7/17 14:26:00 7399次浏览

 

西南交大三下乡暑期实践团  赴花楸村实地走访深入调研

7月8日至10日,在指导老师龙艳秋的带领下,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赴四川省邛崃市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来到花楸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花楸村文化产业实地走访调研。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紧紧围绕“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的主题,依靠"一带一路"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的战略背景,充分发挥实践团专业优势,深入调研了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并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花揪村政府接待

            

                                                   图为平乐政府接待

大院历风霜,建筑述古今

7月8日下午2时,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开展了对李家大院的调研工作。它是该地现存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民居建筑,木门、窗、承橼、吊柱等雕刻的内容生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祠堂里御赐的“皇恩宠锡”匾额昭示着当年的显赫。但有部分建筑年久失修,有杂物堆放的现象。

丝路汇茶马,茗香漫花揪

花揪村是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茶文化产业更是花楸村“一带一路”倡议扶贫政策重点之一。7月9日上午9时,团员们前往康熙御赐的“天下第一圃”,体验采茶过程,并参观当地楸源茶场,了解花楸茶基本制作工序。

团员们发现当地机器制茶已经基本替代手工制茶,在提高了产量,品相较佳,保证了茶农基本收益的同时,却流失了手工茶的温度和香醇。

          

                        

                                                                                                图为采茶体验

深山藏古宅,竹纸蕴华彩

花楸纸曾远销东南亚一带。在深入调研花楸造纸作坊遗址时,团员们采访到了造纸遗人李幺哥。他将当地特有的“火造纸”的制作娓娓道来,还强调花楸山慈竹与造纸业的发达密不可分。依靠着丰富的慈竹原料,当地出色的瓷胎竹编工艺已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春献力量,古村焕生机

茶、竹、纸,是花楸特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会找准花楸的文化定位,发展精品文化旅游,利用好已经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竹编技艺等,建立自己的品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扶贫政策,加大对珍贵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平乐镇团委书记徐威在采访中这样说到。

实践团向邛崃市平乐镇政府就花楸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实践团认为花揪村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依托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扶贫攻坚。

此次的花楸三下乡之行,团员们深入基层,收集、整理并分析有关文化产业的信息,并且通过宣讲普及了“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知识及传统文化保护重要性,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践行交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