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2日至29日,怀着对革命历史的尊敬,并为更好地发掘和弘扬红色文化,重温先辈抗战奋斗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由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8人团队开展了以“少年之名,对话历史”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此次疫情的影响,实践队以线上线下小组联合的方式进行活动,为了切身接触和更好地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线下实践小组自发去往社区采访,参观家乡附近红色文化基地、革命先辈故居等。在活动期间,线下实践小组参观了西安事变馆和湘潭市韶山毛泽东故居,体会历史伟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以及革命先辈“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魄;去往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陈列馆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奋斗史,以及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医院采访援鄂期间医护人员的工作经历;参观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双林社区,了解老党员的抗疫故事;去往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活动和红色胶东展馆,感受当年燎原的革命之火和瞻仰牺牲的先烈;最后参观了陆军讲武堂,通过其沉淀的历史内涵,坚韧刻苦的校训,让青年人再次感受到军事强国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国难当头,神州大地不畏豺狼虎豹;抗击疫情,中华儿女亦显英雄本色。
实践小组还走访了当地的社区,通过采访居委会和医疗单位,他们了解到,即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没有人选择退缩,而是努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其中许多疫情点涌现出大批志愿者,他们中大多是退休的党员,在退休后仍然不忘自身职责,奋战在危险的前线。百年风雨,值此危难之际,红色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仍然熠熠生辉。
“传承红色基因,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实践团队在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缅怀先烈,亦是对这四个“不要忘”的深刻诠释。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忘记自己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实践队去与红色文化进行切身接触,正是对民族来路的一次溯源寻根,去了解这段先辈的奋斗历史。我们也许记不住他们所有人的名字,但是不能忘记真相,更是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主席不断向青年人强调的,所应肩负的时代使命。以青年人清澈的眼眸,去凝视红色文化的艳丽,用青年人稚嫩的声音,去对话历史岁月的沧桑。
(文字/向涵 摄影/“少年之名,对话历史”实践队 编辑/周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