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火花碰撞,学术浪潮翻涌
——记2021年人文学院SRTP项目结题暨立项答辩
5月13日下午2点,人文学院SRTP项目结题暨立项答辩准时开展,中文系、传播系、音乐系的项目答辩分别在X8522、X8523与X8524教室同期举行。此次答辩包括2020年立项项目的结题答辩与2021年新立项的项目的立项答辩,各系所的评委老师悉数出席,在相应专业的教室予以点评。
出席中文系答辩的老师分别是唐新梅、刘玉珺、李自芬、李栋、赵静、黄阳、吴德利和余夏云;出席传播系答辩的老师分别是杨琴、朱亚希、蒋宁平和李钢;出席音乐系答辩的老师分别是刘蕊、汪漾、吴毅、王彦力和张娟霞。各个教室首先进行的是前一年各组SRTP项目的结题答辩,各组同学纷纷上台,依次展示了小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在这一年时间中的研究结果。展示结束后,对应专业的老师也针对项目中的内容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大家也相应做出自己的解释与说明。
其中,传播系的宋姝婷同学负责主导的《我校老教授学科教育口述史》项目在结题答辩的过程中引起了评委老师非常高的兴趣。其小组的徐文瀚同学在作结题展示时,从项目简介、采访过程与思路、口述史相关学术新的体会以及经验总结四个方面切入,对整个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做出了清楚的解释。为了使采访足够准确、得体和流畅,小组成员向学校多个学生媒体组织“求取真经”:一是搜集到了各级校媒体在专访培训环节使用到的教学材料,并组织学习;二是找到了曾在其他项目中负责老教授采访环节的前辈,汲取有效经验;三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学院所开设影视剪辑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从最初的立项、查阅资料、中期检查、实际采访,再到最后的总结报告,每一阶段都融入了小组每位成员的汗水与艰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在采访对象的约访上多次碰壁,深切体会到了约访的困难,也明白了项目的实施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现实与计划存在出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从而推动项目顺利进行。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得到了解决。
随后,在场老师纷纷提出自己对此项目的看法,其中杨琴老师提出,希望本组同学可以再想办法扩大采访范围,不一定要将年龄段限制在“老教授”上,从更广泛的年龄段切入,进一步完善项目。
除此之外,传播系的《基于钉钉B站公关活动的品牌年轻化策略研究》、中文系的《论冯氏笑话的社会价值及其成因》、音乐系的《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之手风琴作品创新实践》等项目都给评委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们也分别给出了具体的意见,为同学们进一步开展与完善自己的项目指明了方向。
下午3点40分,本次SRTP所有项目的结题与立项答辩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