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4月3日 13:51 星期四

学生组织

首页  > 学生组织

【设计】设计艺术学院“镜湖半月谈——研途筑梦,国奖领航”分享会圆满举办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作者:王雪     日期:2025/3/26 15:22:03   点击数:171  

为了鼓励学院研究生加强内部交流,开阔学术视野、夯实科研能力、砥砺学术志趣,营造锐意进取的学术氛围,推动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20日14:30,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镜湖半月谈”系列活动之“研途筑梦,国奖领航”经验分享会在犀浦校区八号教学楼D1报告厅召开。本次活动邀请到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赵肖、谭与新两位同学作为主讲人参与学术报告。

  学术深耕:从文献破局到国际投稿的进阶路

赵肖,女,中共党员,研2022级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交通装备设计理论与应用),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等多项荣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一篇,获得国家级及省级证书10余项。在读期间曾担任研工业设计党支部副书记、研工业设计学硕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赵肖同学以自身发表SCI一区论文的经历为切入点,系统讲述了学术研究的底层逻辑。她强调:“文献综述需先横向对比国内外研究进展,再纵向梳理领域发展脉络,从而挖掘尚未解决的‘研究缺口’。”针对论文投稿,结合国内外期刊的审稿差异,建议根据研究时效性灵活选择投稿方向。此外,还分享了论文图表优化、数据可视化等提升审稿通过率的实用技巧。

实践突围:设计学研究者的多维竞争力锻造

谭与新,男,中共党员,研2023级设计学专业,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以一作身份发表Cumulus会议、《南方建筑》(北核/CSCD)等多篇论文;学科竞赛上获得国家级及省级证书15项。在读期间曾担任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设计学班文体劳委员、ITPHSS期刊青编等职务。

谭与新同学以自身经验为切入口,结合论文发表经历提出:“审稿意见是论文升级的加速器。逐条回应时既要保持学术严谨性,也要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坚持观点。”针对专业能力提升,他重点分享实习与竞赛经验:“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实践。通过主动寻找企业项目机会,在真实场景中磨炼设计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接触实际项目,还能拓宽职业视野。”

谭与新同学总结出学业与职业发展的双重路径:一是在论文修改中善用审稿意见,虚心听取建议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逐步提升研究质量;二是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和科技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让专业知识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他的经历证明:扎实的学术基础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既懂理论又能实战的综合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竞争优势。

  研途有光,追梦不止

 本次分享会通过邀请优秀朋辈与研究生同学面对面,共话学术成长与未来展望。两位嘉宾通过忆经历、谈感悟、答问题、话理想,结合自身的成长轨迹深刻诠释了“厚积薄发”的真谛,鼓励同学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不断追逐学术理想。两位嘉宾以学术深耕筑牢根基,用实践探索拓宽边界,为学院研究生群体点亮了一盏兼具理论高度与现实温度的研途灯塔,更勾勒出“以创新突破定义未来”的成长坐标系。

未来,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会将持续开展“学术之路”的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环境,以更好地提升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