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土地村开展非遗纸浆画劳动实践活动
2025年4月13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土地村爱之家开展"非遗纸浆画·巧手传匠心"主题实践活动。活动通过非遗技艺沉浸式体验、传统工艺劳动实践及创意制作等环节,引导青少年在亲历纸浆选料、制浆、塑形等劳动过程中感悟工匠精神,实现非遗技艺传承与劳动价值观培养的双向赋能,推动传统手工艺劳动智慧与现代美育协同发展。
活动伊始,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结合艺术学、历史学等专业知识,向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系统讲解了纸浆画的起源与发展。纸浆画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要分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造纸术的衍生应用,其以纸浆为媒介,通过塑形、染色等工艺形成独特艺术效果,兼具环保价值与审美价值。志愿者们通过图文展示与实物示范,生动阐释了纸浆画的文化内涵及制作原理,激发了孩子们对非遗技艺的浓厚兴趣。
在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分组指导孩子们进行纸浆画创作。从纸浆调制、构图勾勒到色彩填充,志愿者们耐心讲解每一步骤的技术要点,并协助孩子们完成调色、塑形等关键工序。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传统技法与个人创意相结合,运用红、黄、蓝等基础色调配出丰富色彩,最终创作出各具特色的纸浆画作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现了非遗技艺的当代活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人文学院践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理念的生动实践。土地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志愿者的专业指导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活力,也让非遗保护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指出,活动不仅实现了非遗技艺的普及推广,更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培养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彰显了志愿服务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纸浆画活动通过知识讲解、手工实践和创意制作环节,带领青少年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传统工艺的劳动智慧。未来人文青协将持续挖掘非遗技艺中的劳动教育元素,通过"技艺传习+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方式,让非遗保护与劳动教育相互促进,实现传统技艺活态传承与劳动精神培育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