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记政治学院博士生沙龙活动
首先,博士们围绕学科选择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饶世权博士抛出活动所紧紧围绕的主题:你们是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是一个能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具备发展潜力的专业,并随后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李磊博士紧接着饶世权博士话题畅谈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正反对比、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此专业不管是于人还是于己都显相当之重要,其地位亦不可撼动,更非外人之只言片语所能诋毁,他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并希望各位同仁同样坚守这份信念。肖柯博士接过话茬,从经济效益及个人爱好两方面分别阐述了学科的选择问题。他认为学科专业之选择固然要考虑从事于该学科相关之工作是否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为人首先需要生存,只有解决了温饱,才能将更多精力付诸实践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但仅为创造经济效益而选择自己并无兴趣之学科实属没有必要,亦不会为自己带来乐趣,有的只有无尽之痛苦。浮躁心理乃当今社会无法克服之通病,致使那些具备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专业大受大众青睐,而对不创造高经济效益,但却是社会不可或缺之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则失去了激情,甚至对所谓的“冷专业”诸如马克思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产生“蔑视”,认为这类专业“无用”、“已经过时了”,更不能为自己带来所期望的经济效益。肖柯博士强烈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性,他认为学科无高下之分,只有大小之分,那些认为我们专业是“下等专业”,那只能说明他们的无知,同时他也不否认选择经济效益与个人爱好两者能够兼得的专业是最理想的。
其次,由苏雪峰硕士,肖柯博士、饶世权博士等学人们开始探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针对社会现实进行抽丝剥茧,运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挖掘社会现象背后的成因,让大家开阔眼见、受益匪浅。而后,胥璟师姐颇具见地的指出:跨学科考研或考博的同学可以将原专业和现专业结合,走一条非主流的道路,也就是混合型、多功能型人才的发展,不仅对自身,更为当今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有意的借鉴。
活动进入互动环节,廖灿提出现在的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上了一学期的课,感觉什么东西都没学到。博士们也都随声附和均有此感觉,但这并不能显示出你真是的情况,因为,一学期的课程让你主观上感觉没有学到什么,但是客观上你们是在进步,是隐性的进步,只有跟同伴进行比较才能显示出来,诸如写作、谈吐方面将发现你比未受过同样教育的同龄人要强的多,这就是效果、这就是进步,因此,不要怀疑课程学习对自身素养的影响。肖柯博士以爱因斯坦之名言来阐释这一现象:“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读书也是一样,不知者无畏,读书读得越多,感到自己不懂得也越多。这是好事,说明自己在进步,在日积月累。饶世权博士还指出学生们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写论文。他指出平时应该多写、多练、勤思考,哪怕做的是无用功,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出真知。
整个活动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大家有说有笑,温馨和谐,每个人都深有感悟,不虚此行。
记者:吴昕洁 摄影: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