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4月19日 19:11 星期六

基层团建

首页  > 基层团建

[人文]【能“文”善辩】人文与科学的碰撞——记2016年“新生杯”辩论赛1/4决赛

来源:人文记者团  作者:吴雨曦 李钦钰     日期:2016/11/9 20:57:00   点击数:4436  

11月7日晚7时,由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会举办的“用责任理解青春”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九届“新生杯”辩论赛1/4决赛第一轮第一场在X2431教室举行。本场比赛以“当今本科生应该更注重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辩题,参加本场比赛的两支队伍分别是正方人文学院代表反方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代表队。

     

担任本场比赛评委的有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谢岩峰、土木工程学院范昕岩、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朱俊宇建筑与设计学院赵新诚,担任本场比赛点评嘉宾的是来自电气工程学院曹清源。此外,来自人文学院姜润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赵鹏宇担任了本场比赛的赛场监督,人文学院的师旭担任本场比赛的主席。

     

     

在立论陈词阶段,正方人文学院代表队从大学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出发阐述了正方观点:本科生应更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反方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则主要从当今社会人文精神更为缺失的现状入手表达了反方观点:本科生应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接下来,正反双方攻论、申论、对辩环节中激烈“厮杀”,在质询环节中,反方三辩大学教育和本科教育层次上的不同切入,提出科学精神应该是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应关注的内容,当今社会由于人缺乏情感性、道德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才是本科生——一路在应试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更应关注的。正方三辩就反方之前的观点提出了质询,认为人文精神缺失这一问题的确存在,但并无明确数据佐证,所以不承认反方提出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更为缺失的观点。反方三辩当即就科学精神也能在社会生活中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反问。紧接着是最为精彩的自由辩论环节,反方认为正方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存在过度拔高的嫌疑,正方则认为反方低估了大学之前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将科学技能与科学精神混为一谈

     

比赛的最后,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曹清源作为本场比赛的点评嘉宾对比赛做了点评。他首先提出:像今天这样的基础辩题考验的是辩手的基本功力,然而今天两队的表现说明我们需要这样的辩题。他指出,正方认为大学学术氛围更浓厚所以应该更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这样的观点与文科院校的存在自相矛盾;而反方太认死理,辩论的目的不是要驳倒对方,而是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并且反方辩手在正方质询时间不停对正方进行反问,反映的是辩手的素质问题。

     

接下来主持人师旭宣布了本场比赛的结果,正方人文学院代表队以5:0的成绩取得了最终胜利。

     

正方四辩来自人文学院的何映雪在比赛结束后接受了采访。在被记者问到“作为人文学院的学生拿到‘本科生应更注重科学精神这个辩题是什么感受?时,已经经历过数场比赛的何映雪笑着回答:“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在这种辩论的环境下久了,就会不自觉地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而不会在第一时间代入自己主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