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西南交大在行动——记西南交大党委宣传部“媒介素养”提升计划系列讲座
西南交通大学拥有较为丰富校园媒体资源:校园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众多媒体资源。同时,我校有许多同学已经学会利用现有的校园媒介资源,积极参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与各种媒介传播活动。为了进一步顺应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趋势,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判断、处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我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借记者节这个机会,组织了系列“媒介素养提升计划”的讲座,为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新闻媒介知识与技能。
“新闻的变与不变”专题讲座
11月4日晚七点,校党委宣传部副处级调研员、西南交大“老报人”朱正安老师在犀浦校区九教给西南交大新闻中心的同学门进行本学期第一次讲座。
6:45,教室几乎满座。7:00,讲座正式开始。在简短的介绍之后,朱老师开始了以“新闻·理论·实践”为主题的讲座的绪论部分——理解新闻。
首先,结合时代的变化,朱正安老师从变化中的新闻特性、变化了的新闻价值元素两方面阐明了新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的具体改变。在谈到新闻特性时,他着重强调了传统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新鲜性。对于新鲜性中“时间新”这一方面,朱老师明确表示,“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赢得更高的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关键。时效性意味着:一要迅速及时,二要简短明了。报道的时间距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这条新闻就越具有新闻价值。”而对于“内容新”,朱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告诉我们:媒体出彩并不是一件不少地报道了别人同样报道的新闻,而是报道了别人没有报道或报道同一题材时,比别人更有新意。随后,朱老师分享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方法。他表明,新闻传播过程中,采访在先,写作在后,“七分采,三分写”。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结果,两者不可偏废。“离行采访就成不了新闻”,朱老师如是说道。
在近两个半小时的培训讲座中,朱老师大量举例世界各地新闻素材,正反比较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不仅如此,朱老师希望新一届的小记者们,多看,多了解,多关注,多实践,功在平时,逐步提升自己成为一位高素养的记者。在培训结束后,朱老师明确指出现在的小记者的采访能力有待提升,并表示这学期此后的类似培训将继续着重于采访方面。
“新闻写作的前提——采访”专题讲座
11月11日晚七点,新闻中心再一次邀请朱正安老师为同学们进行讲座,讲座地点在七教,同样也是座无虚席。
这次讲座,朱老师在上一次“新闻理论与实践”讲座的基础上,通过更多更详细的生动的案例进一步讲解了新闻写作的前奏——采访,包括采访的性质、特点、任务、对象以及采访中的记者等方面。在本次讲座中,朱老师再一次强调了采访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形象地说就是“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对新闻报道之决定作用。因此,采访的任务,即发展和落实线索、获取第一手材料、增强感性认识、核对新闻事实,朱老师举了闾丘露薇等中外著名记者的生动事迹以启发同学们。
他提到,新闻采访有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采访所要把握的度,也就决定了新闻采访的任务,不但要进行现场的采访,而且非现场和背景知识,尤其是一个事件的真实性,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更是考验其专业、认真、细致与否的重要内容。记者进行采访,是记者这个群体与整个社会各个群体的互动,也是一种人际交往。朱老师告诉同学们,做好工作,首先要会做人,会交朋友,要了解并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比如“首因效应”、“自己人效应”、自我调节等去推进采访,以期获取想要的信息。
“新闻现场纪实——摄影”专题讲座
11月14日晚上7点在X9237,西南交大报记者团给团里的记者们开办了一节新闻摄影培训课,主讲人是党委宣传部宣传科的鞠红伟老师。
课前,和同学们坐在一起鞠老师拿起手机给大家拍了张照,认真的样子可爱又让人敬仰。
课上,鞠老师提及新闻摄影是新闻现象的现场纪实摄影,因而需要遵守新闻的基本特性和真实性原则。接着,鞠老师说到新闻摄影定是纪实摄影,而纪实摄影不一定是新闻摄影,他从历史价值性、时效性等方面解释了这一说法。接而,两个同学对鞠老师给出的一张新闻照片的不同解读,引出新闻图片对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经过这个互动,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然后,鞠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一些来自他的拍摄和新闻网的新闻照片,和参加讲座的同学们一起解读新闻摄影的工作流程和拍摄要点,通过他有趣的拍摄经历,同学们表示知道了事前准备和拍摄时的突发反应的重要性。鞠老师意在让同学们学习新闻拍摄过程中的基本素质,他提到新闻摄影需要在突出主体的基础上,拍出画面生动、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记者们就要采用全方位视角、新视角拍摄,结合器材的技术调节,抓去典型瞬间,拍出出彩可用性高的照片。
摄影构图对照片质量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拍摄时如何构图,鞠老师指点大家基本的点线面构图、减法构图和全方位构图等构图方式,鼓励同学们进行多方式尝试练习。鞠老师特别教导我们在动态户外场景拍摄时,合理运用快门速度和对焦,拍摄主次分明的照片。
最后,鞠老师总结了新闻摄影的要点。培训课在同学们的积极提问和鞠老师的指导中结束。
本次记者节活动除了“媒介素养”提升计划之外,还有包括电视台、广播台、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体验活动,参与系列活动的同学均表示收获很大,另外,机械学院的郭琪瑶同学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新闻媒体的兴趣,并且表现突出,经过考察,她加入了新闻中心记者团。